慈利县财政局文明创建结硕果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7年03月10日 00:00 【字体:

  慈利县财政局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以增收节支为己任,以依法理财为原则,以勤政廉洁为准绳,以争创一流为目标,积极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理财观念和财政文化,打造创新、和谐、文明的服务型机关,被评为2016届省级文明单位。

  强业绩,提标准,创文明标杆。积极主动圆满完成工作。面对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财政局干部职工认真分析研究,破解难题,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6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273万元,同比增加1亿元,增长10%;财政支出不断优化,逐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和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有力保证了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争先创优促进素质提升。突出“带好队,理好财,服好务”的财政工作主题,积极开展了以“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团结,比风格,比奉献,比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争创文明股室活动,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为民服务水平。农业综合开发,面向农民,优质服务,2015年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乡镇财政改革村级财务管理,破解乡村财务管理难题,效果显著,被省财政厅树立为全省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先进典型;投资评审中心公正理财,2016年评审投资完成评审项目430个,审减率达13%,为国家节约上亿元财政资金。精心部署加强制度保障。统筹安排,完善工作规程,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职能股室重点抓,全局上下共同抓的创建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创建格局。建立了财政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文明规范办公制度、财政工作首问责任制度、财政工作限时和预约办结制度、财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文明单位机关卫生保洁制度、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奖罚制度等28项规章制度,切实打造一流服务机关。

  强教育,提素质,树文明形象。道德讲堂筑牢思想根基。“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财政局积极开办道德讲堂,明确文明道德规范,坚持以优秀的精神鼓舞人,以先进的事迹带动人,用共产党的修养和高尚情操引导大家自省、自励、自律,正确看待个人得失,讲道德,重操守,守规矩,淡名利,使全局干部职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完善制度强化廉政建设。编制《慈利县规章制度汇编》,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流程,实行“一岗双责”,强化对权力运行各个环节的监督,有效防止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建设机关优良作风,深化、细化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窗口文明促进作风优化。强化窗口文明建设,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公共服务规范用语制度,接待办事群众主动热情,举止文雅得体,引导职工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开展服务大评议,看谁态度更好,服务零投诉,使干部职工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改善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塑造财政干部文明形象。

  强载体,提水平,兴文明之风。创建载体推动财政文化。用财政精神文化支撑文明单位创建,创建了包括16字“财政精神”、“六自”方针、“七个坚决杜绝”和“八个绝不容许”的自成一体的财政精神文化体系,塑造了财政干部特有的精气神。多彩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成立了摄影、羽毛球、门球、文艺等多支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利用元旦、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节假日,举办知识竞赛、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登山比赛等活动,丰富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主动作为促进城乡共建。将创建文明活动向乡村延伸,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扶贫、帮困、助学、送温暖、献血、献爱心活动,实行党员干部帮护结对,在社会上广泛树立财政干部的文明形象。为积极支持乡镇全面奔小康建文明新村,2014年至2015年,零阳镇垭井村开展为期两年的建整扶贫工作累计协调筹措资金500多万元,在村里实施了村部建设、道路硬化、水利修建、农网改造、产业开发等项目,解决了村民出行、用电、饮水、上学、就医等问题,有效改善了该村面貌,增强了发展后劲。2016年,在阳和土家族乡杨家坪村举办“文明共建、美丽乡村——文明从我做起系列活动,不仅为29名杨家坪村的优秀学生、贫困留守儿童、杨家坪村小学捐赠物资20000余元,更是将文明的种子洒在群众心间。2017年3月,干部职工自愿捐款14000余元,帮扶5-6户贫困家庭。在群众路线教育、精准扶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更是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切实助力新农村建设。与慈利县爱心人士联合设立县城第一面“爱心墙”,并广泛招募志愿者,持续扩大影响,促进了城乡文明共建。


慈利县财政局文明创建结硕果

998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