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302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 索引号:430S00/2018-16930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18-07-3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302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湘财提〔2018566号(B类)

 

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2302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谢运良代表: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之地,全面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离不开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您《关于金融扶贫政策的建议》收悉,我们会同省政府金融办、省扶贫办、湖南保监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群策群力,着力强化四个意识,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政策,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工作硕果累累。2017年,全省139.5万贫困人口脱贫出列,2695个贫困村退出。作为金融扶贫的责任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构建金融扶贫联动协调机制。为推动金融与扶贫、财政等政策联动,省政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省政府金融办与省扶贫办牵头,联合开展金融扶贫规划编制、金融扶贫考核以及信息对接等工作;省财政厅建立贫困户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设立农村金融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重点支持8000个贫困村金融服务站建设;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协调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湖南保监局成立湖南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保险行业扶贫工作领导,将保险纳入地方扶贫规划及政策体系;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对接贫困地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政策,建立健全扶贫融资增信、风险补偿和贴息机制,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二是完善金融扶贫政策措施。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省直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扶贫特惠保工作的通知》,从扩大扶贫信贷投放、创新扶贫产品和服务、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健全保险扶贫保障体系、建立金融扶贫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金融扶贫开发进行部署与安排,助力脱贫致富。

三是引导银行系统加大信贷支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省联社、农行省分行、省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创新推出扶贫小额信贷、富农贷”“养老贷”“安居贷、创业担保贷款等多项信贷产品。针对产业扶贫,多家银行通过专门定制、拓展使用涉农和小微信贷产品等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和扶贫特色产业发展。针对项目扶贫,各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等切实加大投入,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金融扶贫贷款余额1970.5亿元,同比增长72.79%,高于同期全省贷款增速57.1个百分点。

四是加强金融扶贫知识宣传。为进一步强金融扶贫干部队伍素养,提高金融扶贫服务水平,保证金融扶贫工作不偏移、不懈怠,省政府金融办多次赴湘西保靖、怀化麻阳、郴州桂东等贫困地区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和督导活动。同时为推动贫困地区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我们利用湖南股交所的培训、辅导功能,在湘西吉首、张家界、怀化沅陵等地区开展资本市场服务周,对贫困地区企业进行资本市场业务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主要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简政减税减费的建议

正如您在建议提到:发展产业是贫困农户稳定脱贫的关键。我省在脱贫攻坚中,始终按照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思路,瞄准贫困对象,着眼精准脱贫。201510月,省财政厅与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意见(试行)》,通过贷款贴息和投入一定比例的财政扶贫资金等方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扶贫对象实现可持续增收。在资金支持上,根据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所带动的扶贫对象数量和受益程度及可持续性等要素确定具体额度。在合作方式上,要求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与扶贫对象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以契约形式确定利益分配比例及年限,互利共赢,真正实现产业带动,实现贫困户稳定持续脱贫。201710月,为缓解贫困地区工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推动贫困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长期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省财政会同省扶贫办、人行长沙中心支行、省人社厅在贫困县开展园区工业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对园区工业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且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占比达到15%以上并稳定就业的,在贷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情况下,给予贷款利息和保费支出最高80%的补贴。目前,我们正参考您的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抓紧推进工作。

(二)关于金融扶贫政策延长至5的建议

为破解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问题,2014年,我省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的扶贫小额信贷,贫困农户经评级授信,在发展产业时,可向金融部门申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额度1-5万元、基准利率、3年期以内全额贴息的小额贷款。对于扶贫小额信贷的贷款期限,省扶贫办在与省农村信用联社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金融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扶办联〔201448号)中明确:准确把握产业(品)正常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没有对扶贫小额信贷的贷款期限做出具体限制,只是规定贴息最长不超过3年,贫困户可以根据其选择产业的生产周期及生产季节,合理确定自己贷款的年限和贷款的具体时间节点。考虑农业产业周期较长等因素,您提出的延长金融扶贫政策的建议,根据《中国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关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银监发〔201742号)精神,进一步明确小额信贷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其政策要点是“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我们将按照银监发〔201442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有关政策,促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开发规避各种风险的扶贫险种”的建议

为强化贫困户发展产业风险保障,实现稳定脱贫,20172 月,省扶贫办牵头,联合省保监局共同推出了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的保险扶贫产品扶贫特惠保,包括三个子产品:一是贫困家庭综合保障保险(含意外伤害保险、自然灾害保险、大病补充保险),缴费标准为60 /每人每年,最高保障额度10 万元;二是借款人意外保险,主借款人及配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疾病或意外伤害身故、伤残的,按照主借款人实际借款金额赔付;三是精准扶贫特色农业保险,对投保的贫困户和参与精准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予以保费补贴。其中,借款人意外保险和精准扶贫特色农业保险都是针对产业发展设计的险种,可有效化解贫困农户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因意外和产业失败的风险。截至2017 12 月底,全省14个市州116个县市区开展扶贫特惠保业务,累计为483.91万贫困人口提供贫困家庭综合保险保障、借款人意外保险保障,为34个农产品种提供56.61亿元精准扶贫特色农业保险保障。全省大病保险向4305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补偿2.17亿元。从目前情况看,借款人意外保险和精准扶贫特色农业保险在发展产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存在保险范围广度不充分、力度不够的问题。为进一步扩大保险范围,提高保险水平,2018 3月,省财政厅联合省扶贫办到河北省阜平县、陕西省周至县开展专门调研,拟进一步研究拓展我省农业扶贫保险新险种,先试点再推广,更好的保障金融安全和产业发展。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政策性扶贫保险机构的建议,我们认为很有启发意义,湖南保监局表示将结合工作职责,积极向上级汇报。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完善金融扶贫政策,扎实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向致富之路。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与联系人:省财政厅金融处 李容梅

联系电话:0731-85165697

 

 

湖南省财政厅

                             2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