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提〔2018〕578号(A类)
向泽恒委员:
您《关于加强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湘西老司城遗址是我国大西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城遗址。2015年7月,老司城成功申遗,成为我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自老司城启动申遗工作以来,省财政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一是为保证申遗顺利推进,省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3300万元,全力保障申遗规划编制、文书制作以及聘请专家指导等工作开展。二是通过争取中央支持、预算追加和统筹安排省级文化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近年来,省财政仅从文化口径已累计安排老司城保护和建设资金2.57亿元,重点支持了老司城遗址本体维修保护以及安防、消防、避雷,着力推进了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确保了申遗必备条件之一的老司城博物馆及时开馆。省财政对老司城申遗工作的支持,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2015年被授予“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先进单位”。三是为支持老司城旅游发展,2018年配合省发改委争取中央资金1200万元,用于老司城遗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对您提出的加强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建议,我们反馈如下意见:
一、关于确保老司城保护管理经费的问题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为隶属永顺县政府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遗址保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为当地政府。根据2013年4月经省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司城遗址保护条例》,“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经费和维修、建设等项目资金的来源为国家、省专项补助经费;州、永顺县财政预算经费;展示利用收入和其他事业性收入;社会捐赠以及其他合法收入”,我们建议:一是对老司城管理运行经费,自治州和永顺县政府应按规定足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二是对老司城遗址中建筑遗存和文物设施的保护利用,我厅将配合省文物局积极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同时,在安排省级相关文化专项资金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倾斜。
二、关于建立武陵山片区考古工作站的问题
武陵山片区包括了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建立武陵山片区考古工作站和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对以老司城遗址为代表的大湘西文化遗产考古发掘、整理和研究,以及促进武陵山片区历史和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在我省的申请和积极争取下,武陵山片区考古工作站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并落户在永顺县老司城。鉴于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武陵山片区考古工作站的建设应以地方政府为主,我们建议:一是根据《关于省预算内基建投资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湘府办阅〔2015〕30号)关于省财政厅与省发改委投资责任划分的有关精神,市县项目建设补助以省发改委为主安排,建议自治州和永顺县积极争取省发改委对考古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省财政厅将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二是省财政在安排相关文化专项资金时,将配合相关部门对考古工作站设施设备购置、土司文化研究、展示等符合政策的项目给予支持;三是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老司城的申遗效应,将遗址保护、文化研究与旅游有机融合,通过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确保老司城遗址保护利用和研究的可持续。
感谢您对财政文化管理工作的支持。老司城遗址是我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瑰宝,下一步,省财政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老司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希望当地政府按照文化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大遗址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的关系,珍惜好、保护好湘西老司城遗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品牌。
联系单位与联系人:省财政厅文化处 彭哲民
联系电话:0731-85165593
湖南省财政厅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