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宏:财政“老兵” 热衷“三农”
罗志宏:财政“老兵” 热衷“三农”
本刊记者 郑志祥 余立新
今年正值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实施20周年。前不久刚刚开完“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罗志宏又忙着下乡调研和验收项目去了。
终于得知他返回办公室的消息,记者立即赶了过去。
“湖南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尤为重要。抓住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等于说抓住了‘三农’问题的‘牛鼻子’。”罗志宏开门见山地说。
忙里偷闲的罗志宏面对记者,侃侃而谈平凡而快乐的人生际遇,如同喜获丰收的农民,回顾辛勤耕耘的一生。
崇拜袁隆平的农村孩子
罗志宏出生在常德汉寿农村,从小就对“三农”情有独钟。
1969年,刚上初中的他,因为生产队选不出会计,兼任了生产队会计。他对这份工作非常珍惜,每次都能圆满完成生产队农忙时的记账工作。也因为这个原因,他被组织层层推荐到了省财会学校继续深造。
他清楚地记得, 那时, 村子里人口多,吃饭是头等大事。会计工作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水稻的亩产量。当时农村只种一季稻,亩产也就是200-300斤早稻米。即便后来种植双季稻,一起达到800斤都很难。这也是他后来一直崇拜袁隆平的原因所在。“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中国人的梦,还是全人类的梦……罗志宏也有类似的梦。
1976年,罗志宏毕业后分配到了湖南省财政厅企业处。后来厅里成立了农财处,他就主动请缨到农财处一展身手。从此展开了他探索湖南农业综合开发的征程。
农业综合开发探路者命运常常阴差阳错地让你做出选择。
2000年的时候,罗志宏被提拔担任湖南省财政厅下属的湖南信托任党组书记、董事长,这是一个副厅级的单位,好多人都很羡慕他。不过,4年后,2004年,罗志宏却主动申请去农业综合开发办,而当时农开办不过是个正处级的机构。这让很多人不解。时隔多年,他才透了底,说投身“三农”只有一个含义——理想。
罗志宏说,农业综合开发,定位科学明确,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这都是涉及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最为实际的问题。
于是,一顶草帽、一把雨伞、一双雨靴,成了他的标准“装备”。他和他的队伍,几乎都被田间毒辣的太阳晒成一种风格:消瘦、黧黑。罗志宏说,下乡好啊,蓝天丽日结伴行,青山绿水共为邻。同事说,罗志宏身上有湖南人倔强好胜的一面。他刚到农开办参加全国一次会议,被安排坐在第三排。罗志宏感到遭受打击,这与湖南在全国地位不相称啊。他为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湖南农开办的工作搞出成绩来。
经过几年努力的艰苦奋斗,湖南农开办业绩有目共睹。不但是南方的产粮大省,而且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也名列前茅。“现在湖南农开办的地位不同了。我每次参加全国会议都是坐第一排,还是小组召集人。”罗志宏笑呵呵地说。
罗志宏说,他在乎的不是自己受不受重视,而是湖南农开办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
国内同行评价他说,罗志宏天生就是搞农业综合开发的料。他搞这行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罗志宏透露说,他抓工作主要核心就是六个字:严格、规范、科学。20年的探索总结,他始终把这六个字放在突出位置,并在工作中严格实施。湖南农开办形成了独具优势的“十制”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了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确保了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湖南农开办项目资金专项决算连续四年获得财政部评比第一名,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开发模式被国家农开办向全国同行推广。
湖南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有目共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好的平台,是一个可以放心使用财政资金的有效平台。”
省长周强批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效岷县,积累了宝贵经验。”许多领导说,到农村看到最多的、最好的项目就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计部门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好、管得严,项目有看点,资金使用效益高;农业口等部门也说:农业综合开发的管理模式好;广大农民说:他们从农业综合开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今年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整扶持方式、改进管理模式的第一年,也是项目评审权限下放到省级农开机构的第一年。抓好项目评审工作,是确保选项质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发挥资金效益的关键环节。罗志宏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在财政系统33年,经历了七任财政厅长,我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的老兵。”罗志宏自谦地说。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来自农村诗人深情地朗诵: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有我最可爱的父母兄弟;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因为它是我最信赖解决13亿中华儿女吃饭问题的源泉动力;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因为它是我最美丽的梦想家园。
关于湖南农业综合开发20年
【新理财】您如何看湖南农业综合开发20年所取得的业绩?
罗志宏: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是1989年开始起步的,2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管理日益规范,效益日益彰显。农业综合开发范围从1989年的3市32个开发县,扩大到目前覆盖全省14个市州105个开发县;年度财政资金投入由1989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由0.6亿元增加到6.1亿元。1989-2008年全省累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59.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8.6亿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5.2亿元,带动农民及农业企业自筹资金52.3亿元,吸引银行信贷资金23亿元。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理财】请问湖南农业综合开发为何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罗志宏:农业综合开发之所以取得这么显著的成绩,一是开发思路对头。始终坚持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主要目标,着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管理规范严格。实行项目和资金统一管理,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按照计划建。同时,通过20年的探索总结,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十制”管理模式,即竞争立项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聚成技术推广制、多元投入制、财政资金报账制、项目公示制、竣工验收制、工程运行管护制、考评奖惩制,真正做到了规范管理、严格管理。三是有一支优秀的队伍。农业综合开发队伍是一支情系“三农”、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勤奋工作的队伍,是一支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新理财】下阶段,湖南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是什么?
罗志宏:主要是“两个聚焦”:一是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要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予以支持。二是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农业综合开发的各类项目要向主产区集中布局,各类增产增收增效措施要在主产区集成投入,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加快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
人物小传
罗志宏,男,汉寿人,湖南省财会学校毕业。1976年分配至湖南省财政厅企财处,1978年调至农财处。2000年任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2004年到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任主任。2007年,农开办升格为副厅级,继续担任主任至今。曾先后经历七任财政厅厅长,自称是湖南财政战线一名“老兵”,为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