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苏仙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
为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由苏仙区财政局牵头,组织相关支出股室组成预算绩效工作调研组,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先后深入到乡镇(街道)等相关单位实地察看,对预算绩效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和多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汇总研究。
一、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苏仙区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持续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着力于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质增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印发《苏仙区区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对拟新出台政策和新增1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新增规模20%以上的既有支出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在2024年部门预算重点事前绩效评估工作中,选取了10个项目开展重点事前绩效评估,涉及财政资金4386万元,建议安排预算2248万元。建立重大财政政策“后评估”机制,制定《苏仙区区财政局印发苏仙区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苏仙区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苏仙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等,据不完全统计,可以为财政节约4250万元。
(二)扎实开展行动。以省厅“绩效管理巩固年”行动为契机,聚焦当前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税改革、财会监督以及内部管理中的短板和弱项,科学统筹财政工作当前和长远、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制定了《苏仙区“绩效管理巩固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53项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12个业务股室,做到了责任到人、落实到岗、具体到事。同时,为有效应对棘轮效应,加大数据分析力度,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现有数据上,整合历史预算绩效数据,对项目产出和资金安排进行交叉分析,并将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解决预算单位“避重就轻”问题,切实做到“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
(三)强化源头管控。注重资金分配源头管控机制,印发《工资福利支出定额标准》《商品和服务支出定额标准》《其他福利支出定额标准》等,建立“1+9+N”的绩效管理模式(即由预算绩效管理股牵头负责、9个支出股室协同配合、各预算单位全面落实的管理模式),加大对支出绩效目标编制的审核、把关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标准支出体系建成后将为财政节约资金2000万左右。同时,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按照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各类项目库,防止项目挤压,做到支出项目随时申报、随时评估、随时入库的动态调整和滚动实施,截至当前,已完成17585个项目,均在既定的时限内完成。
(四)提升管理水平。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对项目资金从各个维度进行评估,即对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有效性、筹资合规性及其他需要评估的情况进行论证,同时扩大实地抽查抽检比例和范围,加强线上线下同步监控,完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预算执行程度“双监控”,截至当前,通过监控机制发现的问题有36个,涉及整改的单位有21家,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采取单位自评和财政部门重点评价的方式,完全实现“四本预算”全覆盖,并延伸到专项债券、一般债券项目。按照政务公开要求,将绩效目标、绩效自评报告以及部分单位的重点绩效评价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在门户网站予以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二、存在问题
苏仙区虽然在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夯实。
(一)绩效理念没有根本性转变。预算绩效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使得绝大多数预算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重分配、轻管理”的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一些预算部门认为财政资金只要合理合规使用就行,资金使用效益的大小与自己无关,就连财政部门自己对绩效管理的认知也有些模糊,部分资金管理股认为资金绩效都是绩效管理股一家之事,存在认识不一致、工作联动不强等问题。
(二)人员与专业素养不相匹配。因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性强、覆盖面广,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战操作经验的人方能熟练操控,而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单位来说还是一项新生事物,起步时间短,基础较为薄弱,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变动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只能在工作中边做边学、在学习中积累,短时期内只能停留在表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结果运用未得到充分体现。预算绩效应是预算安排的前提,但现实操作中绩效管理和预算安排还是“两张皮”,预算绩效自评结果还停留在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层面,同预算资金分配、项目资金管理、政策调整、责任追究等工作没有紧密联系起来,对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分配和支出项目管理的导向作用、参考作用和制约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意见建议
(一)注重宣传引导,强化绩效观念。采取召开会议、出台规范性文件、专题培训、分类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预算单位和工作人员学习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要求,让绩效理念深入人心、让绩效管理人员熟知政策、知行合一。同时,通过专题工作报告、情况通报等方式,积极向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让主要领导及时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情况、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及时作出决策,支持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调整管理思路。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集中业务骨干充实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队伍,强化专业培训、学习考察、工作调研、业务交流等措施,帮助和促进现有人员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适时组织预算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及时为单位开展绩效管理提供政策理论和专业操作技术指导,促进各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整体上台阶。另外,注重做好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工作和技术交流,真正发挥“专家”的专长和权威。
(三)推行运行监控,突出结果导向。在运行监控过程中,按照“有申报就有监控、有执行就要跟进”的要求,重点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工程、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推进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绩效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要即知即改;绩效评价时指出的问题,要问责问效;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要标本兼治。突出结果导向,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落实措施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做好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公开工作,让单位在过往事项中总结经验和研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