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财政:“五大突破”构建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0年12月03日 15:13 【字体:

  自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慈利财政结合自身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以“更高绩效的财政分配、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现各参与方成本绩效意识不断增强、成本绩效管理数据库日趋完善、成本绩效信息运用日益深入、成本效益分析工作科学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人才建设得到重视“五大突破”。
  一、精准解读政策 成本绩效意识深入人心
  参透核心概念。成立了慈利县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着重关注投入、产出和结果,探索三者有机结合进行管理的预算活动路径。将绩效预算中成本这一重要的绩效要素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环节加以深度运用的共识,要求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实施绩效、成本双重管理。
  抓住主要矛盾。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强调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财政收支矛盾的必然要求。先后下发《慈利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和慈利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加大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力度的通知》等文件,规范绩效管理工作,着力解决当下一些预算单位成本绩效意识不强,只求“护盘扩盘”而忽视项目和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为有效使用财政资金提供有力保障。
  牵头组织培训。为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通过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通过聘请专业队伍进行系统培训、个性化辅导、第三方机构上门辅导等方式,使整个队伍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二、搭建数据平台 成本定额标准有据可依
  实现信息共享。不论在政策制定还是在项目预算分配方面,成本绩效信息都具有关键支撑作用,为此我局抓紧建立便于采集、分析的动态公共产品与服务成本绩效信息管理数据库,增强成本绩效信息共享共用,提高了预算单位在制定项目支出计划时的前瞻性、可操作性。
  细化项目分类。将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领域按类别、行业、领域进行细分,参考现行基于条块管理的预算分配格局,加快实现项目成本定额标准、财政支出标准和公共服务标准的统一,尝试在学前教育、养老机构运营、公共交通补贴等领域开展全成本绩效信息采集应用,避免出现预算申报中成本指标的“虚化”现象。
  三、打通三大环节 成本绩效约束贯穿全局
  县财政局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的循环周期流程,首先从预期绩效产出分析测算相应的成本投入,然后以核定的成本投入为预算安排提供决策支持,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发生的预算支出进行实时监控,最后对预算的实际绩效产出与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双考核”:一是编制环节核成本,通过科学合理估算项目的各方投入,结合现有财力和预期绩效进行预算投入安排,做到预算分配透明高效。二是执行环节看成本,实施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预算支出进度的“双监控”,确保绩效目标实现、成本可控。三是评价环节考成本,综合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结果与成本控制结果,切实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明确项目侧重 成本效益分析客观全面
  重点指向明确。按照“责权匹配,以责定事、以事定效、择优支持”的原则,统筹做好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工作;要求各单位必须依据自身职能范围建立绩效标准,建立健全分类别、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指标体系,使自己明白、别人清楚,体现我县既定方针和全省战略规划。
  体系标准健全。一方面,已出台《关于实施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部门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部门预算事中绩效动态监控管理办法》《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激励约束办法》《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办法》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对接信息技术企业建立全成本预算绩效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加强预算绩效目标和标准体系建设,打造统一标准的“度量衡”。
  五、重视人才培育 绩效管理队伍逐渐壮大
  加强专业训练。坚持抓好对财政系统和预算部门的业务培训,努力培育一支政策水平高、综合素质好、执行能力强、工作绩效优的评价队伍;抓紧筹划建立慈利县财政局预算绩效评审专家库,聘请专家参与评审项目确定、绩效目标评审、绩效跟踪监控报告评审、绩效评价方案评审和绩效评价报告评审等工作,加强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人才素质,提高相关业务股室工作管理水平。 
  注重人岗相适。及时学习长沙、常德等地区先进经验,建立绩效管理专班,形成部门内部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精干力量配备,做到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的思想统一、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慈利财政:“五大突破”构建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1397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