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财政厅2014年工作计划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4年03月28日 00:00 【字体:

  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后的第一年。总的来看,全省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相互交织,虽总体回暖、整体向好,但基础不够牢固。

  从经济看,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延续了缓慢复苏势头,我国、我省经济自去年底开始出现明显回升态势,随着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但经济全面复苏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我省增长动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依然制约经济发展。

  从财政看,今年收支矛盾将十分突出。收入方面,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常态化已成趋势,国家继续实施减税清费也将造成财政减收。支出方面,新增支出不少,而刚性支出很难压减。

  综合判断,今年财政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要多于制约因素,机遇大于挑战,财政发展仍将大有可为。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拟定2014年全省和省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增幅为12%左右。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改革,规范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严格落实减税政策,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优惠政策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开展对已取消、停征、降标收费项目的回头检查,防止乱收费现象反弹。充分发挥信用担保、贷款贴息、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工具的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用好用活专项资金,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

  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完善增加居民收入的财政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等紧贴市场需求的新兴消费热点。加大对市场信用体系、标准体系及监管执法的支持力度,优化消费环境。把扩大投资总量与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方向结合起来,保障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棚户区改造、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领域资金需求,逐步压减竞争性领域项目支出。认真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民生服务领域。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运用以奖代补、财政贴息、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和流通产业加快发展。继续做好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的各项工作,提升县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长沙市实施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

  (二)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长株潭地区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支持农业“休养生息”。启动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推进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支持启动“五小水利”五年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国家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重点省政策,缓解粮食收储仓容压力。适当扩大农业保险规模,探索开展地方特色农业品种保险,推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支持 “百企千社万户”、“百片千园万名”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合作化。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平台,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土地向大户集中。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农村产权制度和乡村治理机制等四项制度创新。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乡村撤并、人员精简。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推进国家农村水电增效扩容示范试点。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体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重点支持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及部分困难边界县脱贫解困。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运用公私合作(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按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支持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创建工程,充实新型城镇化内涵。推动开展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民生财政建设

  改进民生保障方式。教育方面,要注重区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层次,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社保和就业方面,要在守住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这条底线基础上,健全多缴多得、劳动致富的激励机制。医药卫生方面,要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建立政府、单位、个人合理分担的可持续机制。

  充实民生保障内容。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和条件改善计划,缓解城镇“大班额”难题。完善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机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全面发展。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就业。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面。研究提高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制。支持完成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保险统筹管理,推动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补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支持关闭9万吨/年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继续实施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作用,重点支持社会福利、体育公益及校外教育事业发展。

  提高民生保障标准。主要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照10%的标准继续上调。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启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对城乡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

  (四)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财政体制机制

  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省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范围由46家增加到82家,市县全面启动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规范收支行为,健全审批流程,明确管理权责,加强统筹整合,加快构建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政府性债务预算编制试点,加快建立债务分类预算管理制度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研究探索省级滚动预算管理改革,尝试性选取部分重要政策、重大规划和重点项目试编跨年度滚动预算。进一步清理整合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在2013年基础上再压减1/3以上。开展财税优惠政策清理。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在中央明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研究探索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提高县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基本财力保障水平,从整体上提高转移支付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均衡协调发展。

  支持相关领域改革。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收入分配、养老、医药卫生、教育、科技、住房、水利等相关领域改革,适时启动省属非国资委监管企业改革。今年国家将适时推动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和职业年金制度,单位和职工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形成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财政部门要及早做好准备。

  (五)坚持科学规范,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夯实财政管理基础。推动出台新的《湖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条例》,加强《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湖南省财政监督条例》、《湖南省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深入开展“两依”示范点建设。完善征管办法,突出以票管收,创新收缴方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加强乡村财政财务管理,稳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强化会计的基础作用,依法履行会计管理职责。出台湖南数字财政建设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以应用支撑平台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加快构建“六位一体”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扩大到各层级预算单位,建立完善约谈和问责制度,突出加强对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型经济等重大产业类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加强对资产购置的审核管理,从预算源头控制支出、平衡配置,避免部门资产闲置浪费和配置苦乐不均。扩大投资评审范围,逐步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推动财政监督转型,加快建立嵌入业务流程的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推动政府采购扩范围、上规模、增效益。进一步完善预算国库联动机制,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沉淀和固化。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意见,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和综合评价机制。选择部分公益性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项目,启动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协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搞好政策衔接,防止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又养人办事。

  积极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推动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实施细则,规范政府性债务举借、使用、偿还行为。完善政府性债务举借机制,从严控制新增债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偿还机制,实行偿债准备金制度。加强和规范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推动建立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和考核机制。

  抓好厉行节约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抓紧修订省直单位公务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省属金融单位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实施办法》、《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预算标准》。建立一般性支出控制机制,省直部门办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面停止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统筹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六)坚持素质提升,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这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基础。当前,我省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广大财政干部一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本领。这里,我着重强调“五讲”:

  讲大局。守盛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发展是全省最大的大局”,“新一轮改革是湖南发展的重大机遇,湖南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财政部门讲大局,就是要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改革是贯穿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的最大主题,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财税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全部改革到位需要反复论证、大胆探索、强力推进,决不能议而不决、谨小慎微、裹足不前。

  讲创新。改革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改革。在工作流程、资金分配、财政管理等各个环节中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关键是有没有深入思考。创新要靠积累,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财政局长一定要脑勤、手勤、腿勤,不但对财政数字、财政家底要了如指掌,对政治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情况也要心中有数。创新要有闯劲,不怕风险、不断试验、不停探索,改革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靠我们大胆地闯出一条新路。

  讲服务。这是由财政工作的特点决定的。财政受民之托为民理财,服务对象十分广泛,包括部门、企业、群众等。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完全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这就要求把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放低身段,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为财政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自我革新、自觉放权,多换位思考,特别是对困难部门、困难企业、困难群体一定要有底线思维,该支持的要优先支持,该托底的要坚决托底。

  讲效率。效率是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反映部门形象的重要标志。财政干部一定要讲效率,对上级部门和党组布置的工作,要雷厉风行、不等不靠、尽快决策、抓紧落实。要树立“马上就办”的意识,常事快办、特事特办、部署即办。要善始善终,做到交办事项件件有回音、有反馈、有结果。

  讲纪律。严明的纪律是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的保证。第一是政治纪律,就是要坚决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令行禁止。第二是工作纪律,就是要依法依规科学理财,按程序制度开展工作。第三是廉政纪律,这是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紧制定财政部门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教育、监督、制度”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保财政干部政治生命安全。

  同时,要深入开展厅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抓好问题整改、专项整治和建章立制,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督促检查和考核问责,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市县财政部门、厅归口管理公司、省注协评协行业党组织要按照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省厅也要加强指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湖南省财政厅2014年工作计划

692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