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志同志在2010年2月8日厅机关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新春联欢会上的讲话
在厅机关总结表彰大会暨
迎新春联欢会上的讲话
李友志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刚才,伟林同志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对成绩的取得和大家付出的劳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我表示赞成。刚才,一系列表彰说明了同志们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工作非常努力、成绩非常明显,我代表厅党组再一次表示祝贺。在这里,我在伟林同志所作的报告的基础上,再谈两点认识与希望,与大家共勉:一是对国家要忠诚,待人要真诚;二是学习要专心,工作要专注。
一、对国家要忠诚,待人要真诚
对国家要忠诚。我曾经说过“三个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党的利益至上,我还要在此重申。对国家的忠诚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要高于一切。杨尚昆主席曾经与刘少奇的儿子刘源谈话的时候,要他记住一句话,杨主席说:要尽力报效国与民,始终厚爱家与人。这里面就体现了一种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忠诚,以及对党的忠诚。党、国家、人民,实质上是一体的,没有国就不可能有民,没有党就不可能有我们的新中国。
讲到党,我要给大家说的是,我们如何坚持党的信仰的问题,现在讲信仰,大家似乎感到非常茫然,但是信仰是我们的前进方向,是我们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源泉,也是我们幸福的源泉。我们应该信仰什么?在党章里面,在我们举起右手向党宣誓的时候,我们就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有人认为共产主义是遥远的,但共产主义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我们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现在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为建设新中国而不懈奋斗,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处置重大自然灾害,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又看到了灾区重建的新家园,灾区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两个月时间内做出4万亿扩投资、保增长的重大决定,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使我们的经济企稳向好。这些,只有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得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做到。与此相对应,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奥尔良遭受飓风灾害后,至今还没得到恢复。海地在遭受地震后现在仍处在混乱状态。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正确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正确的。有人说,我们可以信仰宗教,是的,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教派,即使一个庙堂里也有不同的教,但是宗教只能是一种精神的安慰,只能找到人精神的解脱,它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我们是国家公职人员,我们拿着人民给我们的俸禄,我们有理由有责任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只要我们有了这样核心的价值观,就会有力量的源泉,就会有幸福的生活。当然也有少数人忘记了对党的誓言,背叛了党的利益,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信念丧失信心,或者说有部分人对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我们党的信念和宗旨或冷漠、或等待、或观望,这是危险的,更有甚者,受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丢掉自己的理想,来反对党的领导,甚至背叛祖国、出卖祖国。斯大林曾说过:最大的耻辱就是背叛祖国。我们有的人出国以后,就动摇了信念,心中就只有洋味没有国格,甚至没有人格;还有的人忘记党纪国法,贪污腐化,这里面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们不应该引起高度警觉吗,我们不应该警钟长鸣吗?美国钢铁大王、慈善家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应该回报社会,二是人不要在发展中垮掉。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的干部、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基础;共同价值观是鼓舞我们、激励我们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工作的动力,进而感召我们的自豪感、自信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努力干好我们的工作。
如何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我们共同的价值观,需要我们进取、勤奋,需要我们节俭、修身,更需要我们勇于担当责任。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安全感,是忧患意识、危机感。就财政工作而言,我多次说过,不要只看到我们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干部团结,社会和谐,经济财政形势一片大好。实际上,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点,我们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团结拼搏、勤奋进取,为历史承担我们应有的责任。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没有共识,就没有成功的变革”。财专升本,如果我们没有形成共识,就不会取得成功;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也是因为我们形成了共识,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得以顺利实施。所以我们要坚持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待人要真诚。对人真诚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形态,大家可能都有深切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如何处理好这种既简单又复杂的人际关系,那就需要我们待人真诚。丘吉尔说过一句话:就人性来说,唯一的向导就是人的良心;就死后的名声而言,唯一的盾牌就是廉洁的行为和真挚的感情。我们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们的人生当中是不是在讲良心。在很多年前,我对干部说过,讲党性是高标准,基本的要求是讲良心。前不久,湖南省委原书记杨正午70岁生日,他发表了自己的七十感言,他说:最难得的是友情,最难断的是感情,最难求的是真情,最难受的是无情。杨老书记一生历经坎坷,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从自身中得出的这“四个最”,使我深受教育,令我难忘。
对人际关系这个社会现象,有人说,现在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淡薄了,人际关系复杂了,那种朴素的感情没有了。而我认为,这只是社会的一个侧面,整体上还是健康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集体里面,大家还是有着真挚的感情。从班子看,我们是团结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我们这个大集体而言,也是团结的,同志们之间有深厚的感情,大部分人也是真诚的。我要感谢我们的老同志,厅里面老干部活动场地狭小,但我们的老同志从没有说过埋怨的话,而且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帮助,这里面体现了一种感情、友情和真诚。又如,我们很多同志处于困难的时候,大家积极伸出援手给予帮助。我们有一位同志在生病后得到大家的关心,就曾经在一次会上用眼泪道出了同志们间的这种真挚的感情,我听了深受感动。让我感动的还不止于此,近段时间来,我参加了几个处室、单位的团拜会,我原以为就是和平时天天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们一起吃个团拜饭,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我和我们的厅领导去了以后,他们却是那么的感激和感动,有的同志说,我曾经和厅长一个大厅吃过饭,今天坐在旁边还是第一次,大家仅仅因为我和大家一起同桌吃了饭而心生感激。其实真正感激的是我,真正受教育的是我。这些天来,出席这么多活动,虽然很累,但心里很甜,这种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真挚的感情,平时坐在办公室是感受不到的。和大家在一起,我深切感受到了同志们对我的真挚感情,这是很难得的,我要感谢大家。当然,我们的社会中难免也有极个别人虚伪、虚荣、说假话的,或者同志之间不太理解,上下级间不太信任的,或者对同志之间感情淡薄、无所谓的,但我始终相信,我们社会关系的主流是健康的。
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修身养性,真诚待人,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重德,特别是我们在选人用人时要重德,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才能构建和谐社会。重德,首先要讲公德。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要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善心,要有伸张正义、荡涤污垢的勇气。所以,一个干部的正气很重要,良心很重要,责任感很重要,这就是讲公德。其次,要讲私德。个人要修身、齐家,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有深厚的内涵,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
如何做到真诚待人,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人无完人,谁没有错呢。对别人说错的话,做错的事,我们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季羡林在晚年时曾说:我一辈子只想得到好的名誉,不想得到毁誉,而奋斗了一辈子才恍然大悟,这是不可能的。被人理解是幸福的,理解别人是快乐的,要想得到别人理解,也得去理解别人,这就是有人说的“理解万岁”。做到理解和宽容,需要我们在观念上形成共识,在利益上彼此相让,在看待问题时克服偏见,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彼此有一种宽容的胸怀。其次,要学会沟通和交流。一个班子内部能否团结共事,关键在于沟通交流;一个集体中同志之间能否和谐相处,也在于沟通和交流。我们有很多的矛盾和误解,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沟通和交流造成的。上下之间要沟通,同事之间也要沟通,加强交流,因此,交心和谈心非常重要。有一位哲人曾说过:你在听别人说的时候,你的心就站在了他的心的入口。“话不说不明,木不钻不透”,最怕的是冷漠和沉默。所以,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对接,有了沟通和交流,就会化解矛盾,消除误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豁然开朗,同志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机关氛围就会更加和谐。第三,要学会尊重和信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尊重下级,尊重同事。当然,下级也要尊重上级,同事之间也要互相尊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这是建立感情的基础。不能因为你是领导,你就高高在上。仰视和俯视都不是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要提倡平视,平等待人。我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包括我们的处长们要注意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信任,信任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石。信任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很多商机、财富、幸福往往在人们缺乏信任的观望与犹豫之中丢失。当然,可怕的不是不被信任,是假信任。对待下属、同事或是领导,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伏尔泰有句名言,他说: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说的是要善于听不同的意见。我希望我们都是真正的信任,可以无所不谈,千万不要搞虚伪的、阳奉阴违的、见风使舵的假信任。
在这里,我还要顺便讲一个事,就是关于年轻人的问题,总体上看,厅里及各方面对我们厅里的年轻人反映很好,评价很高,但也有人指出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人际关系淡薄,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我要说的是,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要发扬好的传统,好的作风。要有自信心,更要有责任心,还要有良心。我们前面讲了信仰,我们年轻人中绝大多数人是信念坚定的,但还是有少数人是冷漠的。相比前辈人,你们是幸福的,是应该感到庆幸的。我们的年轻同志要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努力完善自己,尽快成长。年长的同志要多支持年轻人。鼓励年轻人,为年轻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说的这些,核心是一个真字,是真诚,是真情,目的是团结,和谐,向上,希望大家以一颗真诚的、平常的心对待同志们之间的关系,心静如水,来构建我们的和谐机关,为构建和谐湖南做出我们的贡献。
二、学习要专心,工作要专注
学习要专心。学习是一种修身之道,也是成事之本。但丁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加快,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太多,需要我们专心学习,持之以恒学习。学习有时如竹篮打水,即使表面上看竹篮里没有盛到水,但你去看竹篮,经常打水的竹篮,它的污垢已涤去。坚持学习的人,一定是一个才思敏捷、头脑清醒的人。因此,我们要专心学习。专心致志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做事习惯,是一个人应有的良好品质。只有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做事,入脑入心,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才能把事情做完美,提高做事效率。2009年我看了几本书,一本是《无畏的希望》,九个部分,说的是美国危机四伏,如何拯救这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书中反映了奥巴马如何超越分歧,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远见,看了很受启迪,很受教育。第二本书是《朱镕基答记者问》,看了以后,感受到我们的老总理洞悉一切敏锐的思维,高超的技巧以及老总理人格的魅力,书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我看了两遍,受益匪浅。第三本书是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书中讲到这几个观点:第一,人对功利要淡泊,权力不是最重要的目标,自由才是一切的中心;第二,特殊事物存在于普遍事物之中,也就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第三,讲到了和谐社会。我觉得学习还是很有好处的,希望大家加强学习,最近我看了学者朱永新撰文疾呼,他说: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专心学习。
工作要专注。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从更深刻的涵义上讲,专注乃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这种精神和境界的反映。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在遇到诱惑、遭受挫折的时候,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到最后成功。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朝秦暮楚,就不可能集中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干什么事情都只能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缺乏专注的精神,即使立下凌云壮志,也决不会有所收获,因为“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专注源于强烈的责任感。一个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肯定会把工作和事业看得很重,把名利和地位看得很轻,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大都会把干工作当成一件苦差事,自然也就提不起精神,更谈不上专心致志。只有讲责任、负责任,才能凝聚忠诚和热情,激发干劲和斗志。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古往今来,那些真正能干事、能干成事者,莫不具有敢担大任的胸怀和勇气。强烈的责任感,是专注的原动力。
专注来自淡泊和宁静。一个人在为工作和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孤独和寂寞在所难免。面对这些情况时,怎样才能做到不受干扰、专注如一?关键是保持淡泊和宁静。经验表明,对一件事情,专注一时者众,而专注始终者寡。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很难长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惟有保持淡泊和宁静,才能坚定信念和追求,做到专注和执着。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努力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人们的因素明显增多。越是环境和条件复杂,越能凸显专注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当然,专注也是有前提的,这就是确立的奋斗目标必须符合实际、符合科学。否则,就是再专注、再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实现目标。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谈这些。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我代表厅党组向我们全体干部职工拜年,祝大家新年愉快,生活幸福,工作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