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调查与思考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22年07月06日 10:16 【字体: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沅陵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种植业、养殖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渴求县,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受益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究竟实施得如何、群众反响是否符合预期。基于此,笔者以沅陵县为例,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调研。

一、基本县情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端,是中部地区县域面积最大的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过半县、边远山区县、五强溪库区移民大县全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县2021年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全县辖21个乡镇、2个代办点,有369个行政村、35个社区,共67万人全县共有耕地面积60.1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9万亩。近年来,沅陵县紧紧围绕打造“六大百亿产业”发展目标,依托资源,大力发展茶叶、蔬菜、药材种植、生猪、肉牛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帮助农民增收,着力推进巩固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5.5万亩,有41家茶叶加工企业,3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年生产茶叶15375吨。蔬菜种植面积6500亩,中药种植面积10.6万亩,养殖肉牛10万头山羊14.8万只。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

为切实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沅陵县按照“政府引导,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原则有力有效开展农业保险工作。目前,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涵盖了种植、养殖、森林等三个方面。已开展了水稻、油菜、玉米、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茶叶、茶叶收入、肉鸡、肉牛、油茶、山羊、蜜蜂、生猪饲料价格和农房共16个险种,共有人保财险沅陵支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沅陵支公司、太平洋财险沅陵支公司、国寿财险沅陵支公司、平安财险沅陵支公司等五家农业险承保机构。2022年全县共投保水稻面积30.25万亩、油菜面积11.4万亩、玉米面积7.17万亩、公益林面积223.02万亩、商品林面积440万亩、育肥猪86458头、能繁母猪8148头、茶叶114230万亩、肉鸡207.75万羽、茶叶收入6.67万亩、肉牛4014头、山羊22044头、蜜蜂21865箱、生猪饲料价格1.11万吨、农房124460户,保费总额5742.1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保费补贴资金1653.03万元,农户自负保费1301.23万元。截至6月30日,全县因灾获赔2961.6万元,对农业生产的灾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认真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助力农业生产发展,我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领导,健全保险体系。县委县政府对农业保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金融改革办、财政、审计、农业、畜牧、林业、民政、气象、保险公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全县21个乡镇、2个便民服务中心已建立了农业保险工作机构,配备了农业保险专干人员和村级协保员,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业保险经办和服务网络,落实专班专人负责。县乡两级建立和完善了农业保险数据库,农业保险档案资料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农业保险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为全县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引导增强农保意识。针对农业保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复杂的实际,沅陵县突出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多次对乡镇干部、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和乡镇农业保险专干、协保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知识业务培训,使村干部全面掌握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相关政策及业务操作知识,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标语、专栏,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讲解讲解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重要性,保险品种,交费标准、赔偿办法等内容,使农业保险政策真正深入民心引导农户自觉参保投保三是抓好典型示范。积极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受益典型案例,以事实说话,让广大农民从身边事例感受农业保险带来的利益,让农业保险深入人心,有力提高了群众认知度,积极取得农民的支持、配合和广泛参与。

3.服务民生,扩大保险规模。在稳步开展中央、省级保险项目基础上,我县立足县情,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不断扩大保险规模,着力服务民生。一是开展农村住房保险。由于沅陵县农村大部分为木质结构房屋,在农村电网未改造前,因线路老化,火灾事故较多,2009年以来开展了农民住房保险工作。目前,全县农房保险实现全覆盖。二是新增县级特色保险。近年来,依托资源,大力发展茶叶收入、油茶、肉牛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由于茶叶、油茶、肉牛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存在较大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为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在稳定原有农业保险险种和规模基础上,新增了肉牛、生猪饲料价格二个县级特色保险项目。三是开展防贫保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农村人口不致贫,2020年以来,按照“稳定脱贫、精准防贫”的思路,开展防贫保险,每年由县财政安排资金500万元,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沅陵分公司合作,开展了精准防贫综合保险试点,设置了因病、因学、因灾、因产业失败返贫致贫四类保险项目,农村脱贫对象若因上述原因返贫,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沅陵分公司将按照保险条例及时组织理赔,切实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实施精准有效防贫。

4.完善制度,规范操作行为。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业保险工作管理,根据省、市农业保险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每年拟定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保险方式、保险标的、保险责任、保险金额、承保理赔等相关事项。建立健全了保费管理、灾害查勘、理赔预案等农业保险工作管理制度理赔管理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灾害发生后,由保险公司会同业务部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定损,在理赔服务上,实行及时查勘定损、快速理赔,不断优化服务做到了勘查及时、赔付准确,赔款直接打卡到户。同时,为保证理赔质量,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上墙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工作的操作行为,提升了政府形象和保险公司的信誉。

5、严格考核,强化工作落实。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工作绩效,近年来,沅陵县根据农业保险工作要求,加大对乡镇和承保机构绩效考核力度。对乡镇重点考核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宣传、协助承保机构收缴保费及查堪定损等方面,实行综合计分考核,考核评比方式采取各乡镇自评与县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考评相结合。年终由县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上报的自评材料及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统一进行考核评比。根据考核内容和考评结果,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确定类别,按类别高低进行奖励;对承保机构重点考核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内控管理、加减分情况等方面,年终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单位进行绩效,考结果与下轮遴选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各乡镇及承保机构农业保险工作责任意识,强化了农业保险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保费收取难度较大。沅陵县属山区大县,地域面积广,对农户自缴保费收取工作量大,成本高。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增加基层农业保险工作经费的投入,对三大粮食作物保险的农户缴纳部分保费由各级财政部门承担。

2.部分险种规模偏小。根据省财政厅每年下达的农业保险规模,有的保险项目无法满足实际种养规模需要。如:玉米保险省级下达资金23万元,县级实际需求38万元;水稻保险省级下达资金247万元,县级实际需求270万元。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增加省级保费规模。

3.保险品种覆盖率低。沅陵县目前实施的农业保险品种还是局限在传统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上,像“中药材种植”“大棚蔬菜”等保险品种,暂无法提供财政资金保费补贴支持。建议增加农业保险品种,将沅陵县蔬菜种植以及百亿产业项目中药材种植纳入农业保险项目。

4.保险保障标准偏低。从调查了解到,原制定的保险条款规定的保险金额已经涵盖不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以种植业的油菜为例。按照规定,予以保险的生产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等生产成本,保险金额为300元/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成本提高。据农民测算,每亩油菜的生产成本为:640元,计640元;种子每亩1公斤,每亩30元;农药60元;肥料200元;机耕200元;机收150元。总计640元,与保险标的300元相差340元,涵盖不了生产成本。建议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标准。

5.信息网络推广困难。因农村投保农户散户较多,年龄偏大,很多农户不熟悉微信二维码缴费操作。建议加大科技创新,优化系统,简化承保理赔流程,加强现场操作培训指导,让农户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沅陵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调查与思考

273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