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的农业保险模式优化探究——基于慈利县的观察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22年09月21日 10:58 【字体: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全国农业产业发展得到坚实的政策保障。作为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高风险产业,农业与粮食安全、国际民生密切相关,因农业保险具有防灾减灾的功能,是重要的农村金融工具,所以党中央、湖南省委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都强调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慈利县财政局深刻认识到农业保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支农政策工具,其发展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相适应,所以通过总结近年来我县开展农业保险工作的经验,探讨优化政策性保险模式的方式,为湖南乃至全国农业保险工作的改革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建议。

一、慈利县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慈利县于2007年开展中稻种植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十余年间,农业保险有了跨越式发展,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迅速,成为张家界市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其保障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理赔款额迅速增加(2021年合计理赔金额2131.85万元),初步发挥了农业保险对于损失补偿和恢复生产的作用,各类保险品种越来越丰富,在“三农”事业发展中起到了减震器和润滑剂的功效。

(一)业务规模增长,保障水平提高。慈利县农业保费收入规模由2007年的10余万元快速增加至2020年的6061.29万元,2021年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68.38亿元,同比增长7%。随着保费收入的增加以及保障程度的提高,慈利县农业保险理赔款也迅速增加,从2007年的6.38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3810.34万元。

(二)供给体系形成,产品体系丰富。近年来慈利县在农业保险方面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其供给主体也开始增加,2007年在我县范围开展农业保险服务的机构仅有1家,到了2021年已增长至5家,从宏观上形成了一种“商业财产保险+专业性农业保险”供给体系。当前,农业保险已覆盖种植、养殖、价格指数等多种类型,尤其是近年来,国家调整产品创新的步伐,开展小麦、玉米、水稻、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进一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同时中央还专门提出了以奖代补政策,不仅在一般意义上为主要农产品提供风险保障,同时还要引导其向“高精尖”方向实现转型。

(三)模式突破发展,服务功能拓展。伴随着农业保险产品设计的日益精细化,财政部门与农业部门、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在理赔监管上的手段日趋多样。例如为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使我县新型经营主体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驻慈保险机构与政府、商业银行之间加大合作,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在担保、增信方面的功能,积极参与到支农服务体系的构建之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蓄动能。当前少数原脱贫户因外界经济环境波动,收入相对较低,针对这种短期不利局面,农业保险从“止血”到“补血”再到“造血”,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慈利“乡村振兴保险”模式。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慈利农业保险工作特色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在市、县政府召开农业保险工作方面的专题会议后,县财政部门牵头召集各承保公司举行了农业保险抗旱救灾理赔专题部署会,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理赔小组。各保险公司一把手亲自挂帅带队,全公司所有人员为组员,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深入田间地头、面访受灾农户,迅速完成了查勘定损工作,确保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二)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开展行动。慈利县各承保公司主动联系并引导各个乡镇及时报案,迅速组织农险专业查勘人员,协同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动检所及乡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定期对旱涝冰霜等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主要分布区域、涉及农户数量进行全面摸底;同时运用无人机、测亩仪、水印相机等科技手段快速定损,做到查勘及时,定损精准。

(三)加强政策宣传,保障农户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利益至上原则,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印发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单”“明白卡”,联系电视台及各乡镇政府,采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村村响”等多种方式,让保险范围内受灾群众应知尽知,大力开展正面宣传,为农业保险理赔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理赔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维护了参保农户的切身利益。

(四)疏通理赔渠道,主动服务理赔。为确保受灾农户更快地获得理赔款,最大限度地减轻灾情影响,县财政部门针对慈利2022年旱情,督促各承包公司开启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加快受灾案件处理力度。一是简化陪案部分手续,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提高此次旱灾赔付时效;二是要求查勘定损人员必须在赔案农户签字后的次日将定损完毕的赔案及时移交,理算和核赔人员均在第一时间完成必要的程序,经审批后一个星期内及时将赔款打入受灾农户涉农“一卡通”上。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拓展农业保险的途径

当下慈利县农业保险产品中大部分还不能够覆盖物化成本,从绝对数上来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并且依然有部分经济作物、畜禽未纳入农业保险范畴,目前各险种参保率也有待提高。也就是说相较农业总产值,现在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是比较低的。具体而言拓展农业保险业务,增进各方效益的途径有:

(一)加大农保产品创新力度,构建基本与附加相结合的产品体系。考虑到农业保险对不同收入农户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即对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少的中小农户,农业保险的保障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显著提高农户收入水平,而对于农业收入较高的大农户而言,基本险对其农业收入的效果并不显著。所以要继续加大农业保险对中小农户的倾斜力度,积极增加乡村振兴相关产品供给,为慈利这类原贫困县地方特色农产品提供服务;同时继续为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防止农户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此外还需加大特色农产品保险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尝试开发“先贷后还”型项目,解决中小农户启动资金短缺的难题。

总而言之,为适应不同实力农户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是当务之急,其中普惠性基本险适合小散户,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应由中央财政给予全额保费补贴;同时专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退出更为丰富、自费比例更高的附加险,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高端化目标。

(二)制定合理的保费补贴机制,尽可能缩小慈利与省内发达市县差距。当下慈利县农业保费中超过90%均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中政府提供的保费补贴在80%以上。虽然“扩面增品提标”提升了保障水平,但最后还需以政府保费补贴机制为基础。《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适当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进一步拓展补贴险种,科学确定各经营主体需要承担的保费处于何种水平。一是扩大补贴规模。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补贴规模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比为4%左右,如果依照这一比例,慈利2021年的农业保险补贴在总规模上可达1.55亿元,但实际上2021年农业保险保费仅为6014.72万元。按照这种对照情况看,慈利县在补贴规模上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增加补贴品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强镇,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所以县政府要着重梳理种养占比大、影响农民增收显著、对农业产值增加贡献多的农产品纳入到补贴品种之中,如慈利县适合增加梨子、黄桃、杜仲等补贴品种。三是完善补贴标准。尽管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但随着农业保险大数据平台的运用,近三年赔付率总体稳定。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要以“保本微利”为目标,建立农户自行申报损失、保险公司进行损失核定、第三方参与灾害损失评估、政府参与监督的理赔机制,实现受灾农户及经营主体及时足额得到赔付。

(三)加强基层农业保险服务网点建设,打造良好的软硬件设施配套。一是优化农业保险机构布局。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的建设,其布局需根据农业生产经营人口数量、产业分布、农业保险市场容量等特征合理规划;对网点进行适度调整,避免农业保险机构部分地区过于集中和部分地区空缺并存的现象。基层农业保险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农户提供服务,满足区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保险的需要。二是完善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拟定机制。农业保险条款应以不损害农民利益为前提,条文简单明晰、通俗易懂、易于让农民接受。农业保险费率的拟定既要考虑农民风险保障需求,又要结合农业保险公司机构自身实力水平。三是打通农业保险到村的“最后一公里”。“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点,可借鉴部分地区建立村一级金融保险工作室的做法,使网点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乡镇和90%以上的行政村,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农业保险服务人员的培训。


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的农业保险模式优化探究——基于慈利县的观察

2901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