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提高财政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号召: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以及实施路径等。同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近年来,华容县财政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积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提高财政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一、乡村振兴投入的现状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全县有14个乡镇,28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点村、示范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显著,人民群众收入明显增加,现将具体投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力度
全县财政投入乡村振兴(2018年—2022年)38745.96万元,具体包括:中央资金投入6522.7万元,省级资金投入13185.82万元,市级资金投入473.7万元,县级配套投入18563.74万元。另外华容县地方财政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在2022年土地收入167092万元中,拿出占比11.6%的资金19389.82万元用于农林水建设投入等方面。
(二)加大农业保险保费投入
从2019年至2022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为25766.35万元,其中:农户自缴5870.47万元、县级财政保费补贴2431.15万元、中央和省级保费补贴17464.73万元,在逐年递增的保费投入下,大大提升了农户抗风险能力,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在保费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充分调动了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帮助农民缴纳部分保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实现了财政与农村金融的有效衔接,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显著提高。
(三)加大农业信贷担保以及一事一议专项资金
华容县农信担保贷款业务全年在保1.08亿元,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158户,为全县“三农”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统计近两年上级下达一事一议专项资金共计191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乡镇村场基础建设及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战略蓝图贡献应有的保障。
(四)取得成效
通过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力度,华容县乡村振兴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建立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印发了《华容县财政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华财函〔2021〕51号)、《华容县财政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工作机制,还在人民政府网站设立了财政衔接资金专栏,按要求将财政资金到位、分配、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和项目安排情况进行了公示,建立了监督检查举报制度,确保资金管理安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让乡村振兴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有了较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尤其在今年推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后,对资金扶持、项目倾斜、资产管理、奖励激励等方面进行细化细分,让更多资金资源投入、倾斜到乡村振兴上来,让村民参与、集体受益,为全面取得乡村振兴攻坚战胜利夯实牢固的基础。
二、乡村振兴面临的瓶颈
(一)资金投入机制欠缺
1.配套能力弱。近年来因大环境因素,县级财政基础薄弱,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以及还本付息尚有较大压力,财政供给能力与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下“三农”投入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财力配套难。
2.申请门槛高。目前,乡村振兴示范的建制村及美丽乡村示范村是有省级资金补助的,但是示范村的申请名额十分有限,而且申报条件较多,前期铺垫较为繁琐,但是建设村场所需资金又急需依靠省财政安排的各类资金,所以也导致华容县示范村基数不大,乡村振兴力度不够等问题。
3.资金补助少。目前,列入示范的建制村平均年度财政补助是40万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每年下达的省级补助资金不到1000万元,平均到村的资金每年不足10万元,无论是试点示范村还是其他建制村,这样的资金量投入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
4.地方整合难。当前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多,由于资金实行分块管理,特别是部门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等方面存在重复和交叉,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一方面,项目资金带有明显部门属性和行业特点,导致整合条件和环境不宽松,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很难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特别是涉农专项资金在下达时,明确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批准规划和方案实施,不得随意改变项目实施内容和地点等“红线”为前提,导致许多项目资金很难捆绑起来使用。另一方面,全县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大部分还是要依靠中央、省级下达资金的整合,由于资金实行分块管理,相关部门在向上申报项目资金时,没能很好围绕乡村振兴重点村、示范点在源头给予重点倾斜支持,造成一些项目和资金分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多头管理、多头投放、重复投放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乡村振兴资金整合难度大。
5.金融、社会资本投入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居住环境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方向,由于乡村发展项目多数存在项目周期长、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收慢、单个项目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内容多样、缺乏规模等特征,导致乡村振兴项目存在融资难、融资贵和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二)资金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财政加大对村级组织建设投入,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治以及产业发展等,但投入与产出差距太大。其投入不少体现在低水平的重复村庄建设,有的热衷于求大求全求洋,按照城市标准打造,重视房屋立面改造,做统一穿衣戴帽,注重高大上;有的村级公厕按现代城市配置建设豪华星级厕所,热衷搞河边人行道水泥硬化,搞自行车骑游道,千篇一律,同质化,与乡村内涵、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布局结合得不够,造成不可持续的结果。
此外,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人才发挥不到位,当前农村人才缺、思路乏、农村三资运作意识低,农村的土地、林地、闲置校舍等资产资源闲置较多未能盘活。
三、拓展乡村振兴投入路径的建议
(一)创新投融资机制
1.构建多元财政投入体系。一是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财政部门要积极引导县直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对接好中央和省里有关扶持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政策以及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更多的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乡村振兴。二是做好地方政府债券文章。除在一般债务限额内切块安排乡村振兴资金外,要全力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来助推全县乡村振兴。三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健全农业担保体系,通过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业担保公司降低担保门槛,扩大担保覆盖面,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村集体住房抵押、农机具抵押、花卉苗木抵押,切实增强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额度;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重点支持全县特色现代优势农业,提高农业防风险能力;引导和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形成财政、金融、保险、担保和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引进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一是引进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发展。为了打通社会资本流入乡村产业发展的渠道,乡村应着眼于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革传统利益分配制度,改善乡村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价值。二是加快金融资本,服务乡村振兴发展。金融部门在保证对传统农业春耕信贷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涉农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三是创新思维,发挥金融财政工具作用。金融工具和政策影响范围广阔,影响机制复杂,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需创新思维大胆尝试。
(二)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有序推动农家旅游行业。
现如今,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量加大,加大周边乡镇村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也是写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当中的,在注重保护基础环境和耕地等生态环境系统下,兼顾做好当地民俗文化传承及红色基因传承的特性,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禹山镇南竹村结合何长工故居这一红色基因传承,大力发展“小而美”旅游路线,着力打造了一条“一日游”路线,在面临缺乏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背景下,能够探索采取社会资本探路、政府搭台规划、乡贤助力、村民参与的合作模式。旅游路线的完善,不但让村集体入股参与了每年高达80万元的分红,连带周边老百姓收入也较为可观,真正实现了“乡镇强、村场富、村民安”的良性循环。
(三)加快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促进城乡经济循环畅通
走土地三变模式为规模经营,招商经营创造平台;扶持规模户,增强带动发展能力;实施一乡镇一加工平台建设,提供仓储、冷链、加工、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加大农产品龙头企业项目引进,增加农业产业的发展后劲。
(四)因地制宜发掘村庄特色,发展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创新产业代管模式,利用村级资源禀赋,将农民手中分散的特色资源集合起来,“抱团取暖”打造优势特色主导带动产业。例如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在2017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当时能够得上收入的只有王家垱湖租金1万元,村级运转只能“两眼向上向外,到处化缘”。在全面铺开乡村振兴思路后,该村通过创新产业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创办了健来富中药材、兔湖顺水果、兔湖垸稻虾种养等5个合作社,种植药食同源中药材瓜蒌、黄精1560亩,黄金柚、酥脆枣等优质水果520亩,养殖澳洲淡水龙虾180亩,注册了“湖垸情”“兔湖顺”等商标。成立了经营实体华容县乐活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县城租赁门面开设兔湖顺特产店,通过门店和线上销售以“湖垸情”“兔湖顺”商标为主的优质农产品。2021年实现经营性收入348.3万元,创纯收入56.8万元,加上意杨树出售、山地租赁等,2021年村集体纯收入达到78.3万元。
(五)发挥村民的乡村振兴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人的振兴摆在核心位置。在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与建设力度的同时,更要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与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引进等软件建设,提升农民的素质,加大出台吸引农村专业人才回乡创业的激励措施,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