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财政局关于粮食类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的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财政资金则是支持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的重要保障。粮食类财政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苏仙区财政局就粮食类财政资金的使用及管理进行了调研。
一、资金使用情况
区级粮食类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稻谷目标价格补贴。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各种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相继出台,补贴范围越来越广,补贴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就苏仙区而言,涉及农业种植方面的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主要有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由区财政经建股归口管理,主管部门是农业局,苏仙区2023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全区8个镇种植面积8.13万亩,补贴标准53.5元,同时对种植大户进行补贴,面积5.51万亩,补贴标准35元,2023年累计发放稻谷目标价格补贴627.62万元,其中上级资金612.52万元,上年结转资金15.1万元。补贴资金全部采取现金直接补贴的方式,通过“一折(卡)通”直接发放给农民,降低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质性利益,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然而,随着补贴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强化补贴资金监管已经成为确保稻谷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粮食储备费用。由区财政经建股归口管理,主管部门是区发改局,2023年苏仙区完成储备粮6000吨,成品粮500吨,为落实粮食储备收购费用补贴、保管费、轮换费等预算资金保障工作,将粮食风险基金纳入年度预算,年度预算为582.45万元,并出台了《苏仙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苏仙区临储粮收购处置方案》等相关文件。
三是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由区财政经建股归口管理,主管部门是区自然资源局,苏仙区出台了《苏仙区产油大县奖励项目实施方案》,全区油茶新造林0.91万亩,涉及11个乡镇(街道),每亩补助标准600元,补助591.4万元,油茶低改1.91万亩,每亩补助200元,补助382.22万元,油茶良种幼林抚育2.23万亩,每亩补贴200元,补贴446.38万元,其他加工补助180万元,合计补贴1600万元。
四是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由区财政经建股归口管理,主管部门是区农业局,出台了《苏仙区2023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奖励资金使用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使用范畴、申报条件和奖励标准,专款专用,2023年全区发放和支出奖励资金489万元。
二、资金管理情况
在资金管理方面,区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在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发放过程中,区、镇两级农业、财政部门坚持“四公开”原则。一是补贴政策公开。利用电视、公开栏、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农民宣传补贴政策;二是补贴程序公开。登记清册到户,建立健全工作明细档案,逐级统计核实上报面积;三是补贴面积公开。实行村级公示制度。四是补贴方式公开。实行“一折(卡)通”发放。将粮食储备等费用实行经费全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对粮食风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规范基金支出管理,封闭运行,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开展日常粮库清查工作,强化绩效监管。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主管部门为自然资源局,由相关产油企业主动申报,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证,明确项目实施范围和内容,最后会同相关部门对企业考核、验收,结算,并整理资料报财政申报拨付奖励资金。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除生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生猪价格“保险十期货”和防疫服务费用支出外,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奖励项目和奖励资金的申报、审批、验收、拨付严格按实施方案申报要求和申报程序执行。
三、存在的问题
财政虽然加大了对粮食类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一是补贴涉及面广,审核难度大。稻谷目标价格补贴资金的对象是在实际农业生产种植稻谷的农民,根据农户种植农作物面积的多少发放。由于全区农作物良种种植面积大,农户众多,对千家万户农民种植的面积进行核实,基层站所两三个工作人员很难到实地进行实地丈量,各村组的面积主要由农民自己申报,村组干部负责统计上报;二是政策执行过程公开不到位。补贴资金的发放实行村级公示制,公示内容包括农户良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资金数额等,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短短的公示期内,大多数的农户是看不到公示信息的,当等到农户自然懂得公示的信息与自家的实际不相符或发现虚报、冒报、漏报时,则公示期已过,难以修正。有些农户则因补贴金额过少,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使政策公开工作没能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群众难以监督;三是政策落实情况监督不到位。稻谷目标价格补贴是由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方案,逐级核实补贴面积,财政部门根据补贴计划将补贴资金录入“一折(卡)通”系统,然后拨入银行农户“一折(卡)通”账户。在政策落实的一系列过程中,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对镇、村执行政策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对其上报的数据材料把关不够。稻谷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全面监督检查工作量非常大,农业部门因此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专门去抓检查,只能进行抽查监督,在短时间内难做到真实、准确地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同时,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时,往往习惯于按照部门内部的落实该政策的固定思维模式去检查,检查效果不理想,很难达到监督目的;四是项目跟踪管理、服务不到位。对油茶奖励子项目太多、点多面广,没有形成油茶产业规模,产出效果不大,跟踪管理不够;五是基层财政紧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配套资金到位困难,养殖场改造、防疫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启动较慢。
四、建议与对策
一是建立健全的粮食类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加强内部监督;二是优化资金配置。积极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严肃责任追究;四是加强人员培训、管理和廉政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五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补贴发放系统。重在补贴面积的核查和事后检查监督;六是加大油茶产业奖励资金与乡村振兴衔接等资金整合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奖励给规模经营企业,形成油茶产业链,扩大就业,同时加强对产油大县油茶项目的跟踪管理,主动为油茶企业提供技术和销售等服务;七是加大对粮食储备企业的财政投入。强化绩效管理,确保粮食风险基金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建立智能化粮仓,提升粮油企业的粮食储备能力;八是上级财政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项目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压力,有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
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了粮食类财政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共同努力,加强资金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粮食类资金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随着政策的变动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规范和完善,推动我国粮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