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笔记之:差距 动力
今年四月底,我从大山深处的湘西龙山来到省厅综合处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跟班学习。走出大山,发现如画风景应接不暇;走进机关,感觉朝阳正气扑面而来;跟班学习,才有机会感受差距之大,自当奋力前行。
体验与感受
不知不觉一个多月的跟班学习时间悄然滑过,在如师如友的领导们的关心帮助下,我感觉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每一天都在进步成长,尽管时间尚短,但感触颇多、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不一样的思维。在省厅跟班学习受到的第一冲击是思维的落差,强烈感受到省里更注重思维的宏观性、逻辑性、指导性,具体指导实践中要求立足湖南、比照中部、纵观全国,同时要搞好市州、县市区的调控管理,发挥“中枢”作用,体现“大脑”意识。而在基层则惯性滋长了较多的局限性、地域性、功利性,在具体处理事务中普遍存在微观意识较重、宏观较轻的现象,与省里比较等同于“坐井观天”。
不一样的节奏。4月26日,在跟班学习人员座谈会上,史耀斌厅长就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要尽快融入到厅机关的工作环境中来,尽快适应办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在基层工作时,我们感觉生活节奏都较慢一点,工作完成后的随意性较大一些;来省厅学习后,感触较深地是工作节奏快、工作质量要求高,注重工作程序和规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提意见”,一项政策的出台或文件的制定,要求大家根据各自的工作特性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并且这种“意见”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无论有无意见都要有明确回复,这不仅能集思广益、增强大家工作责任心,更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透明度,使每一项政策更贴近实际、更符合实情、更具有可操作性。
不一样的学习。到厅综合处跟班学习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匮乏,不是以前不注重学习,而是以前所学不够用。在厅机关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我似乎明白了这一切的差距所在的真正原因了,那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处每周都会安排一次集中学习,由处长带领大家学,通过观看视频录像、带头阅读等方式,学习国学经典、学习最新理论文章、学习新政策新文件、学习关于快乐工作和快乐生活的精彩文章等等。除了开展集中学习外,大家还把每次外出学习、培训和基层调研作为重要的学习提高机会,这种高度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凝聚成了独特务实的“五有”处室文化(有激情、有感情、有水平、有成果、有规矩),推动着财政综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自信与无畏
在全省众多的基层财政青年干部中,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有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此难得的学习环境、如此零距离地感同身受,充分体现了厅领导对培养青年干部的良苦用心和真知灼见,我们应倍感珍惜、明晰目标、倍加努力。
以人为友,拥有更开放的心灵。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宽。我来自偏远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或许我们曾经豪情万丈,因为地域的狭隘被同化;或许我们也想惊天动地,迫于无奈选择顺应大流;或许我们高呼解放思想,却没能穿过大山的阻隔。我们要想有所改变,就必须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解放思想、拥有更开放的心灵、破除心中的蓠笆、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向上的阳光心态;积极主动的迈出第一步,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广交朋友,广结良缘,争取更多领导和朋友地理解、支持和帮助,始终保持一颗自信乐观的心,希冀无畏的希望。
与人为善,拥有更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为善是面镜子,能时刻让自己保持清醒,作为共产党员,作为财政干部,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好人,要带头做善良的好人。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也是鼓励创新和个人发展的社会,我们要在省城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里学会吸收、学会包容、学会感恩;我们要主动学习厅机关纵横开阔的宏观视野、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依法为民的职业理念,更要在省厅这个优秀的集体里学会既能容人所短,也能容人所长的胸怀,用理性冷静的心态正确看待得与失。
以人为师,拥有更广博的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要当好一名小学生充分用好用活“跟班”这个载体,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力争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坚持从身边学起,这里有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专家,有低调务实、博学多才的名家,虚心向他们请教,积极主动汇报;坚持从实践中学,在平常工作、培训学习和工作调研时用心去学去做,认真总结归纳;同时,要利用网络、书籍等加强对新事物的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
跟班学习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式学习和难得的锻炼机会。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事业观,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以更开放的心灵、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广博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视野和格局,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做一个感恩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