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政局长的民情日记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晴
初秋的早晨,公务车穿行在蜿蜒曲折的通村公路上,和煦的阳光将田野收获的金黄渲染得更加耀眼,清凉的微风透过车窗拂在面上,将久居厅堂楼舍之间的沉闷拂去,顿觉神清气爽,思绪随风飘飞。望着窗外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积藏的乡土情结瞬间浓郁起来。在这里,记载着我六年的乡镇党委书记履历,2000多个难忘的日子,青春的热血和奋斗的激情,在这片土地上尽情地挥洒。往事历历在目,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熟悉和亲切。
今天是全县“万民干部进农户,解决问题在村组”集中大下访活动的第二天,财政局“大下访”活动联系柏林镇的居委会、柏林村、荷塘村、马桥村、口泉村五个村(居委会)。昨天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联系好了,今天去农户最多的马桥村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对马桥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现场调度。为了工作做得更主动、更细致,来的路上联系好了县爱卫办的黄艳春主任,请她来向村民宣讲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有关内容,指导村里启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车子在马桥小学的操场上停下,村小撤并后,这里成了村委会办公的场所。镇里的李志珍镇长、部分镇干部,村里的伍允明支书、部分村民代表,财政局联系马桥村大下访的21名干部已经早早到了会场。
9点30分,座谈会准时召开。李志珍镇长主持会议,我传达县里大下访活动的工作内容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后,村民代表们的“话匣子”便一下打开了,争着要表达自己的心声,我和李镇长的插话也几次被打断。村民们最感激的,是党和政府的惠民惠农好政策:上学免学杂费了,看病有新农合了,养老有新农保了,种粮有补贴了,幸福自豪的表情洋溢在朴实的脸上。村民们最盼望的,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能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镇里的冶炼企业整合升级了,环保问题要统筹解决好;村里种田的少了,种粮大户多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要修缮好,林农的利益要维护好;村民富起来了,物质生活基本无忧,精神需求更加丰富,文化建设和社会治安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希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期待渴盼的愿望流露在真诚的眼神里。我一边听着,一边记录着,生怕落下任何一条意见和建议。要知道,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将是我们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目标方向,将是我们加强基层财政工作的良方妙药。听见村民们对村里环境卫生整治提出了建议,县爱卫办的黄艳春主任接过话头,将县里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决心和信心告诉了全体村民,并详细讲解了农村卫生整治的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和操作要领,村民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扎扎实实地搞好马桥村的环境卫生整治,争取在县里树立样板。
11点10分,参加座谈会的大部分同志作了发言后,主持会议的李志珍镇长要我这个“老书记”、“财神爷”给大家讲几句。我表达了自己对柏林这些工作老同事、农民老朋友的感谢,告诉大家,我一定把你们的意见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向县里的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职能部门反映,争取早日解决问题,为大家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我叮嘱在场的财政干部们,一定要好好记住村民代表们说的话,与财政有关的问题要进行深入调研和专题研究,进一步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让财政服务职能充分履行到位,让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保障到位。将近两个小时的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始终洋溢着真诚、民主、热烈的气氛。
回来的路上,阳光已经十分灿烂,空气中飘来微微的稻香,在没有收割的稻田里,还有农民兄弟忙碌的身影。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感觉自己内心更加充实,方向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直接面向广大基层群众的县级财政,就是牵动社会公平正义的“神经末梢”。作为一名基层财政工作的带头人,我一定要把财政干部这支队伍带好,把财政工作这份事业干好,不负于自己这段浓厚的乡土情结,不负于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作者系永兴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