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事小记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13年07月09日 08:42 【字体:

(一)

  长途汽车喘着粗气,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了四个多小时,在三县交界的一个小镇将牛撂下来了。土生土长在农村的牛,大学毕业后没有如父所愿栖身城市,而是走进了远离县城的群山中,开始了他的人生梦。“青翠的大山、古朴的木屋、袅袅的炊烟、悠悠悦耳的牛铃声、还有质朴、纯洁的人民,我仿佛置身于湘西古寨......”半年后,牛在给财政局政工股长的信中写道。牛用美丽、乐观的心态淡化了工作的艰辛、生活的无奈。

  偏远山乡的财政常常捉襟见肘,有时接连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可是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财税征收、驻村、“三统五提留”、政法、计划生育、冬修水利......让牛的青春繁忙、充实地融进了大山、融进了当地的人民。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本土提拔的乡长目光深邃而坚毅。在“乡学乡办”年代,乡政府毅然决定开全县之先例、举全乡之力集资修建乡中学。满天的星星和流动的灯光连在一起,分不清天上、人间。白天农民上山耕作去了,牛和乡长就在夜晚走村串户,面对面真诚的交谈拉拢了干群的距离,真正的贫穷却为教育的发展增添了不少的困难,困难家庭新增一笔贷款支持办学的举动常常将牛感动得流泪。多次的奔波总是朝着目标迈进,数不清的下半夜在村干部家或乡长家小憩过后,牛和乡长终于率先完成了所驻村的集资任务。除后进村的帮扶外,牛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的新的征程——负责全乡集资款的结账,那是乡长对他工作的信任和肯定。带着农民余温的零散钞票,点点滴滴汇集成了乡中学雄伟的教学楼。听到学生在新建学楼里朗朗的读书声,牛觉得几年的辛苦和那一个月工资的捐款发挥了价值,值了!

(二)

  傲然挺拔着的翠竹和梯级分布的茶园将低矮的丘陵装扮得青葱、翠绿、生机勃勃。撤区并乡,牛调到了农业为主的G乡担任乡镇农税专管员。

  国营林场、联办林场、拥有几十亩竹山和茶园的农户成了该乡的特有风景,几十家竹木制品加工厂、茶厂日夜轰鸣将竹木、茶叶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由于税源分散,撤区并乡之前财政所无专人负责农业特产税征收工作,两乡合并之前仅用拣西瓜的办法征收到5万多元。牛在全面了解了税源的情况下,发现了增收的潜能。林业、工商、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的分头管理难免让业主心烦、抵触,税费跑冒滴漏情况严重,征收部门疲于奔命而确存税费不公。牛分析了财税管理的现状,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

  牛的一篇调研文章《部门联动 实现税费征管的协同高效》被乡镇领导和县局充分肯定,并在该乡尝试税费联管机制,为该乡的税费管理绘出了一片蓝天。牛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为打击一业主偷漏税费偷运竹木出境,晚上十点多钟从其家出来后又适逢倾盆大雨,车辆出现故障而只好步行近二十里路赶回乡政府惨成落汤鸡的情景;更为星夜赶到农副产品发运地提供纳税服务而高兴!征纳关系改善了,征管力度加强了,那年起,每年征收的特产税都在30万元之上,是撤区并乡之前的5-6倍!G乡成了全县用票并实征特产税最多的乡镇。 “殚精竭虑聚毫厘,征纳关系鱼水情深,但聚财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牛在征管一线上总是严格要求着自己。牛看到乡亲们在自己家乡发家致富,笑了。

(三)

  “钦差大臣,农村教师工资已拖欠了三个月,部分教师已上访到了省里,我这教育局长难当,你可要为我作主哟”王局长揶揄的口气中带着些许无奈!确实,牛走马上任教育局委派财务主管时,农村教师已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牛深知,在教育经费预算包干体制下,相当困难的县财政在年底再追加上千万经费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贷款五百万元,向财政借款几百万元,同时乡镇联校自筹一个月,先落实教师待遇再来想办法。。”当王局长按牛的建议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时,牛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和责任!

  整整三个月,牛和教育局计财股工作人员对教育全系统一百多个单位的财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剖析,找出了问题所在:既有财政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有管理上的问题:教师在编不上岗、教育局组织活动太多太滥、局直二级机构和县属高中待遇超同期公务员水平等问题吞噬着有限的财政资金,挤压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正常待遇。

  调整教育系统内部预算结构、每学期初教育局全体干职工下到学校清点教师人数、教育教学活动统筹安排、教育分中心建立完整财务分析系统并严格实施控管等一套组合拳的抛出,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安居乐业、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教育贷款和财政借款相继偿还、教育局机关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夙兴夜寐为教育,奠基国家美好未来”牛努力改善关基础教育环境,眼光总是看得很远。“为什么他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牛饱含着对教师的感恩之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酷毙了!


牛事小记

996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