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监狱参观记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13年10月17日 08:34 【字体:

  前不久,我和全县一百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来到省城长沙,在湖南省纪委干部培训基地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期间一项重要活动是全体学员到湖南省警示教育基地——长沙市监狱参观。

  5月7日早上8点,我们在省纪委干部培训基地—荷花园大厦乘坐两台旅游大巴,车行半个小时便到了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城南东路左家塘的长沙监狱。

  旅游大巴在监狱大门前停下。这是长沙监狱的第一道大门,门内广场停满了各种警用车辆,几处空位上,立着“监狱警车专用停泊”的告示牌。穿过停车场,就是监狱的第二道大门。这是一道高十余米,宽二十余米的大铁门,即高大、沉重,又冷峻、威严。铁门中间开有一个小门,小门前有一个武警岗亭,里面的武警威严地注视着大门前的一切动静。铁门的右侧还有一个狱警岗亭,该岗亭旁也开有一道小门,共狱方工作人员进出,亭内狱警负责进出人员的检查和登记。

  在一位40多岁、面容威严而冷峻的狱警的指挥下,我们一百多名参观人员排成了八列纵队。前后左右对齐,狱警开始仔细清点我们参观人数,尔后宣布参观纪律。我们被严肃的告知,不得携带背包、手机、相机、食物、钱等物品进入监狱,就是打火机、香烟、钥匙等物品也要交出,由狱警统一保管;女同志还不能穿着裙子进去(地上有摄像头);进入监狱后,不准高声喧哗,不准拍照,不准录音,不准录相;不准与犯人接触与交谈,不准与犯人传递信件,等等。这一连串不容置疑的“不准”连同那高高的围墙,厚厚的铁门。重重的岗哨,以及那刺缝一样罩在围墙上的铁丝网,无不令人感到冷峻与森严,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与外面不同的世界。

  经过了严格的安检后,我们从大铁门中间的小门鱼贯而入,来到了第三道大铁门前,这道铁门与第二道不同的是,它是网状结构,透过铁网可以看清里面监狱的情况。这道门的中间也开有一道小门,一名女狱警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参观牌”,我们脖子上挂上这块“参观牌”后,在另一名女狱警的带领下,列队跨过小门走进了监狱。

  我们先是参观第四监区。这是一栋五、六层高的劳改厂房,一排排的铁窗里,一些剃了光头的犯人在探头探脑地看我们经过。对我们来说,与其说是参观,倒不如说是沿着监区劳动车间的走廊成“U”字行走了一遭:从大门进去,走到中间在转身返回,前后不过几分钟时间,长长的队伍便成了一个大大的“U”字队列。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我还是看清了里面的犯人们的工作状况。宽大的车间里,雪白的灯光下,缝纫机的声音沙沙地响成一片,一排排犯人被编成一个个的号码,分工区坐着,个个严肃认真,个个挺直腰板,个个老老实实的干活,他们伏在缝纫机上忙碌,车衣、打孔、修边……动作似乎都十分的娴熟。车间只有几个警察在巡视,犯人中间或有几个不安分的,也只敢翻翻眼皮,迅速用眼角偷觑一眼参观的人们,似乎在试图呼吸一下被携带而来的新鲜空气。如果犯人们不是剃着清一色的光头,不是穿着清一色瓦灰色的囚服,我还以为到了一家生产服装的工厂。

  出了车间,我们在女狱警的带领下,朝一栋写着“湖南省警示教育基地”字样的楼房走去。监狱院内很安静,那些在院内行走的犯人,旁边无一例外地跟着一名狱警。他们剃着清一色的光头,穿着清一色的瓦灰色的的囚服,胸前两个口袋的盖子和肩背处,都是用灰白相间的条布缝的,这是他们身为犯人的标志----“囚服”。他们悄无声息的走着,面无表情,而不论他们正在干什么,只要一碰见警察,或者碰见参观者,他们都立刻停下,谦卑地站立着,双手紧贴裤缝,直到警察或参观者走过。

  我们走进“湖南省警示教育基地”,在上楼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楼梯两旁的墙上,每隔几米就挂着一块精致的框装的漫画或警示牌,上面是一幅幅漫画作品和警示标语,极富哲理和警示意义。其中一幅漫画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两支巨大的、黑黢黢的筷子由上而下横穿整个画面,这两支筷子其实又是两根长长的黑枪管。画面的左上方写着这样一行字: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吃的!画得十分传神,毛笔书法也颇见功底,精美得像一幅书法作品。据说这些都是犯人的作品,其构思之巧、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2002年4月,湖南省司法厅、湖南省监狱管理局根据司法监狱体制改革的需要,本着分押、分管、分教的“三分”原则,决定在长沙监狱新设一个监区—麓峰监区,集中关押全省原副处级以上职务犯的服刑人员。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关押职务犯的监区,麓峰监区先后关押了数百名处级以上或是公检法司的“官员”,包括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原市委组织部长刘清江、原市委宣传部长樊甲生,湖南省体育局原局长傅国良,永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周永亮、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副主任宋晋湘、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罗安荣……这些曾经轰动全国的贪腐案件的当事人,均关押在长沙监狱麓峰监区。他们可都是曾经闻名全国的高官高知呀,李大伦还是出过几部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的“作家”和“书法家”,不能说他们没有水平,他们中不乏老牌大学生,不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可是,这聪明,这才智,却用在了大墙内的囚徒生活中,真是可惜、可悲、可叹啊!

  湖南省警示教育基地与麓峰监区比邻而立,既是长沙监狱的窗口单位,也是全省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在这里,部分职务犯为来自全省各地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大专院校师生进行了600多场忏悔警示教育。那么,今天为我们作忏悔警示教育的职务犯又会是谁呢?

  就这样想着,很快走进了三楼警示教育大厅。这是一个大约拥有500个座位的中型礼堂,前面是舞台,下面是观众席,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礼堂毫无两样,只是礼堂周围的墙壁上,是一长溜的反腐倡廉宣传画。我们顺着宣传画一路看下去,是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论、原副市长雷渊利、原宣传部长樊甲生、湘西自治州原州长杜崇烟等十多名贪污犯罪的宣传题材。参观完宣传画,我们开始观看警示教育片。这部半个多小时的录像片,记录了郴州市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樊甲生贪污受贿全过程,解剖了其走向犯罪深渊的根源,让人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接下来是犯人现身说法和忏悔,这天现身说法和忏悔的主角有二位,第一位是宋晋湘。宋原是长沙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任党委委员、副主任。在任职期间,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70余万元,且有200多万元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他因此获刑16年,其赃款赃物及非法所得全被没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贪向深渊”。第二位是郴州市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樊甲生。樊甲生利用职务之便,与其妻子盘丽艺涉嫌共同收受贿赂70万元人民币,樊甲生个人涉嫌单独收受贿赂117万元人民币、5万元美元、5万元港币。樊甲生为了达到自己职务升迁的目的,先后9次向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论行贿63万元人民币。此外,他还有400余万元人民币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2007年11月,樊甲生被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9年。

  由于刚看了樊甲生犯罪的宣传画及录像片,因此大家对樊的兴趣似乎十分浓厚,都想亲眼目睹一下其“尊容”,亲耳聆听一下其声音。让人没想到的是,走上讲台的樊甲生与宣传画上形象相去基远。宣传画上的樊甲生西装革履,气宇轩昂,风度翩翩,而我们眼前的樊甲生身着囚服,剃着光头,身材矮小,显得那么伛偻蹒跚,那么疲惫不堪。尽管如此,他走上讲台的话筒前,展开写着忏悔录的稿子后,用手轻轻地拍了几下话筒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人想起,他曾是一个经常在大庭广众作报告的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樊甲生在忏悔时说,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市级领导后,没有从思想上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的问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诱惑面前,成了金钱的俘虏,是“贪欲膨胀使他把持不住自己”。他说他第一次收下的礼金全部送给了“老板”。说到这里,他脱稿解释说“老板”就是原书记李大论。这时,我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议论,说樊甲生这小子,到了这时候还称李大论为“老板”,看了这小子对李大论还挺“尊重”和挺有“感情”的呀。樊甲生还详细讲述了朋友资助自己跑官和贪腐走向犯罪的全过程,最后他颇有感慨地说,如果不能守法戒贪,为官与为囚就仅仅是一步之遥、一墙之隔!

  樊甲生忏悔完后,一名女狱警宣布参观和警示教育结束。樊甲生虽然在我们之前走出礼堂,但他并没有先走下楼去。在我们依次走出礼堂时,他正低头垂手,双手紧贴裤缝站立在礼堂大门的左侧,一副毕恭毕敬的摸样。在我们全部离开礼堂后,他才跟随一名狱警走下楼来。

  当我们结束参观,走出两道厚重的大铁门,即将离开长沙监狱时,我不由得回望了一眼身后的大铁门。大铁门内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由世界,另一个则是没有自由和尊严的地方。铁门将人和犯人从中分开,把自由和尊严从中阻断。而人,一旦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还能够剩下什么呢?

  我们必须记住高尔夫的一句名言: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


长沙监狱参观记

996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