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奇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题记
你在人群中看到了谁,她是楚腰卫鬓,皓颈削肩还是杨柳宫眉,朱唇粉面。她在众人之中,像是一株粉色曼陀罗,柔情四溢,仿佛你的眸子被蒙上一片模糊的纸张,却只能刚刚好镂刻出她清晰的面庞。
或许你看到的她正穿着淡绿色的长裙,下裙摆密麻麻的用细线勾勒出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她用身子轻轻摆弄着散开的裙布,柔软的身姿尽显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又或许她穿着简约,随性的挎着单肩包,微卷的发丝随风黏在瓷白的脸颊上,她就这样手握咖啡,站在人群里,用凛冽的目光与你相视。你感到心中顿时涌过万千情愫,但是嗫嚅到嘴边,却又回归了最平凡的感叹“呵,真美啊。”
而这就是美人了,在大家的约定俗成里但凡是面容姣好,身姿绰约的女人都被称之为美人。古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古韵佳人,今有“灿若星辰,艳若玫瑰”的众多女神。但古往今来,似乎所有被称作为美人的女子都注定伴随着不平凡的一生,她们的存在必定带来一段旷世传说。也不知是美人演绎了传奇,还是传奇铸就了美人。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有四大美女,虞姬的美貌未必在其之下,虽然关于她容貌的记载早已消失在历史帷幕的深处,我们无法探究,但从无数历史剧以及戏剧来看,虞姬一直都是秀色悦人。如不是五官精美,面似桃花,也一定肤如凝脂,冰肌玉骨。在现代戏剧的演绎中,梅兰芳等艺术大家一直借题发挥,在《霸王别姬》的剧本中让虞姬重新活过来并在台前且歌且舞,亦悲亦泣。虞姬的美,更像是断臂维纳斯,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真实的缺失,后人便用自己的最瑰丽浪漫的想象为她披上一层层美丽忠诚的纱丽,最后刻画出如今我们所知晓的这么一个传奇美人的形象。
虞姬之所以成为传奇,不仅在于她的神秘美艳,更因为她那极尽凄婉的爱情悲剧。西楚霸王与美人虞姬,他权倾一时,她艳冠群芳,只可惜“良辰美景奈何天”,盛颜欢情都随着战火硝烟飞快的逝去了。当项羽发现大势已去,他曾经的战士都已纷纷投降,在帐中他不由悲伤地唱起《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在项羽面前凄然起舞,忍泪唱和,用舞姿诠释这一曲绝命悲歌。唱毕,便拔剑自刎。
张爱玲在所写的《霸王别姬》里感叹到:“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就算楚霸王当了皇帝,她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的贵妃中的一个而已。而生死离别却彰显了虞姬对霸王的忠贞,正是这样的悲剧传奇让这样的绵绵无期的爱情永远活在后人心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可曾听说过“锦江饭店”,它在风华古韵的上海驻立一个多世纪,而她的创始人董竹君更是用她留下的锦江川菜,让多年后的人们细细品味出那个年代的苦辣酸甜。
她是民国时期上海滩的一个不老的传说,有着张爱玲笔下上海女子馨香而幽怨的味道。她用一个世纪的风雨华美,细碎地编织了一个青楼女子蝶变成为实业家的传奇,为那时的上海,增添了一道永恒而又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董竹君从小出生贫寒,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沦落为卖唱女,但因遇上了革命志士夏之时,便使险些落入风尘的她有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那时的夏之时是当时的四川省副都督,革命总指挥,在辛亥革命之时更是以新军军官身份领兵起义,为实现中国内地的政治变革立下了显赫战功。
当第一次遇见夏之时时,董竹君为他身上所散发着的迷人的男子气概所折服,心底溢满的全是爱的幻想。而那时的董竹君出落得俏丽动人,姣好的容貌亦是惹得夏之时怦然心动。就这样两个互生情愫的年轻男女的恋情在彼此的心间绵远蔓延开来,犹如盛开着的莲花香飘于那个烟花之地。
可是好景不长,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一份幸福的爱情已是奢侈,婚姻生活中始终暗礁无数,一不小心就会触及。而此时的国内到处是军阀火并的混乱局面,夏之时不久之后也被解除军权,意志的消沉使他逐渐由革命者转变为一个守旧的乡绅。他开始打牌抽大烟来麻痹自己的思想意志。对比起社交能力强大的董竹君,夏之时的大男子主义开始无端的折磨董竹君,他看不惯自己的妻子比自己优秀,更不能忍受女人比他有威望,以至某次争吵时拿出手枪威胁自己的妻子。生活在这样不幸的婚姻里,董竹君最终还是决定与夏之时断绝夫妻缘分。
董竹君的决绝出走使她的名声更加响亮,人们称她为中国的“娜拉”,中国的“信子”。这位曾在上海滩红极一时的交际花,传奇的经历使她成为新闻界捕捉追逐的采访对象,她的故事在漫天的流言蜚语中人人皆知。
只是董竹君即便有了声望,有了锦江,有了众人的羡慕,却始终得不来一份安逸幸福的婚姻爱情,在风雨飘摇中形单影只的她赢得了天下人的羡慕与崇敬也终究唤不回当初风神俊朗的那位白衣少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印象中,穿旗袍最美的女明星当属张曼玉。虽然不是让人一见惊艳的倾城美女,但她却多了一份让人难以忘怀的知性美,一种绝不流于外在的神奇感召力,一种明星少有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以及处处自然流露出的清澈而深沉的内在气质,像是一杯红酒,馥郁醇香但她的醇香是随着岁月积累而成的,静静地散发出高贵的气质,让你慢慢地回昧。
张曼玉1984年踏入影坛之后,她的成长历程可谓一部跌宕起伏的动人影片,不仅实现了从青涩女孩到优雅女人的转变,实现了从清纯可爱到气质魅力的蜕变,更实现了一个从“银幕花瓶”到“国际影后”的华丽转身。她将自己的人生成长融入电影历程,修炼演技的同时也体味人生,活得越发丰富而智慧。成熟后的张曼玉带着东方的素静神韵和西方的明艳光彩,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影迷。《花样年华》中的她每一幕都穿着不一样的旗袍,华美但不张扬,风韵但不夸张,历经时光洗涤,她的身上迸发出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不是美艳,不是娇媚,那份美是从生命内部射出的光芒,偶尔惊鸿一现,浪漫旖旎不可方物。
当有人问她是否觉得半个世纪后仍有人记得张曼玉时,她也只是耸耸肩,说:“我觉得半个世纪后有没有人记得我并不重要,但是如果还有人记得我,那是跟阮玲玉不同的。”在张曼玉的眼里,她的存在是完全个人的,不从属或附属于任何人,哪怕她是一代影星阮玲玉。
张曼玉是一个标本,是成熟女人完美的标本。岁月淡淡地流逝,她就像盛夏的炎热随着秋风逐渐褪去,留下的是秋日的清凉、安静、从容、成熟与大气。她曾被人们视为骄鲜欲滴的花朵,但人人都知,这朵花永不会凋零。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自古以来红颜多薄命,但是苏青却说这正因为是美女,是红颜,人们才会关注她的命运,知晓她的生死。谁说长相平凡的女子就一定安康幸福直至百岁?只是人们并不会花心思去关注她们罢了。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明白,正是因为这些红颜身上定有不平凡的特质,才会造就不平凡的生活,才会有机会去创造传世的传奇故事。
罢了罢了,无论是美女演绎了传奇亦或是传奇造就了美女,红颜总是与传奇沾缘。你知道这传奇或许是从旁人口中打听而来,又或许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