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前,七湾的路修通了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15年02月09日 14:18 【字体:

  隆冬的第一场大雪,趁着夜色悄悄下了整一宿,第二天还接着下。七湾最原始最朴真的土家吊脚楼,恰似一幅晨曦里的山水画卷,掩映在白雪皑皑的岭上。山里人掀开厚实的棉被,倚在木窗前眺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刚修通了出山的路,那山之外终不再是过去的阻隔。

  芭茅溪乡水田坝村七湾组,地处贺帅故乡桑植大山腹地。千百年来,仅凭着一条石缝中凿出的羊肠小径,和外面的村庄互通有无。出行难,脱贫更难。修路,修一条可以车来车往的路,成了七湾人盼了一年又一年的唯一期望。

  “年轻时还敢在悬崖上的石窠路肩挑背驼,如今年纪大了空手来回都是苛求。”七湾的老人常常哀叹,“车路不通,怕是这一辈子和山外的亲戚都要老死不相往来了。”这绝不是惊悚的妄言。只要是身临其境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到一条路的重要。

  其实,乡里的干部到过七湾好多回,每一回说得最多的还是“异地安置”。全组上下仅有7户人家31个村民,其中21人外出务工,只有10个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待在山里面。乡政府“异地安置”的苦心,不只是由于人员稀少,修路受益不大,更多的还是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层次的考量。

  可是,老人的心是执着甚至于执拗的。“苦口婆心”怎敌得老人们那深重的故土情结?这搬迁,老人不理解。即便是老死,他们也要死在这山岭上。于是,乡政府的“异地搬迁”计划被搁置了。而路,还是得修。此时,资金成了新难题。

  2014年3月,桑植县财政局负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副局长刘芳权,应水田坝村结对帮扶单位桑植县能源局局长胡常恩的邀请,专程步行近4公里,走进大山深处的七湾组实地考察,现场立项。当听到刘芳权掷地有声的立项承诺之后,留守老人们的眼角已经被泪花彻底“攻陷”了,“盼了一辈子,终于盼来了儿孙的希望!”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就是急群众之急,分群众之忧。”刘芳权面对一群“深居简出”的老人说,“你们的通路梦,也是我们的最终追求。”

  经实地勘查论证,桑植县财政局将七湾组的通组公路列入首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当年7月正式动工。听闻组上要修路,10多个在外务工的七湾人陆续望家赶,自发采取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配合施工队施工,到今年1月底,一条长3.3千米、宽5.5米的通组公路全线拉通。

  隆冬的雪也适时的来临,彷佛是为了和七湾人共庆这历史时刻。银装素裹的山岭上,一条蜿蜒着的银蛇直通向远方。“来年去车行选购农用车,像粽叶这些山货终于可以用车拉出山了。”站在修葺一新的组道上,七湾的年轻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多亏了‘一事一议’给咱修通了连接山外的路,组上几十口人终于迎来了好日子。”

  此刻,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弥漫着,七湾的雪花飘得更盛了些,一朵一朵层层叠叠的,就像那喜庆人家绽放的礼花一样。


大雪前,七湾的路修通了

996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