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万里 不忘初心
“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万里长征,突破了人类生存极限,在巨大苦难面前,呈现出“百折不挠,坚强不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惊天地、泣鬼神,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更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幅幅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历史画卷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长征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追求理想,“披荆斩棘”,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有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信念是灯,漆黑的环境下依然能照亮前方的路;信念是舵,风雨飘摇的海面,依然能寻找到回家的路;信念是魂,在前途未卜的革命年代,指引我们迎难而上,奋发而为,带领人民不断取得胜利。这让我想起了入党誓词,庄严的时刻,一句终身的承诺,足可抛头颅洒热血,有着“此头须向国门悬”的英雄豪迈。与党风雨同舟的誓词,在历经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十二大五个阶段不断丰富与洗礼后,定格在“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每次重温都能让我警醒,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新时期的我们唯有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才能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在实践中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党员。
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吃红米饭,南瓜汤,依然有着“雄关漫道从头越”的乐观精神。万里长征,就是红军将士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突破人类生存极限的环境依然无法阻挡我们的英雄部队斩关夺隘,抢险飞渡,保存实力,留下胜利的火种。《长征组歌》中“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放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就是勤政为民、尚俭戒奢、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长征精神,就是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这让我想起了小学课文里的《倔强的小红军》,每一次阅读都让我泪湿衣襟,“当陈赓将军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时,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将军好不容易说服小红军收下。等小红军离世后,才发现袋子里的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这是红军长征中几乎每天都会上演的悲伤,弱小的生命彰显人性的伟大,整整两万五千里,无论是将领还是小兵,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长征精神,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红军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人民群众坦诚相见。强渡大渡河时,面对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甚至是交付出生命的代价。历史证明,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人民群众发生数次变革,推动历史潮流向前发展。依靠群众是力量之源。新形势下,广大干部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就能进一步赢得群众信任,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二万五千里长征,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的我们,沿着先烈的足迹,踏上伟大的征程。今天的我们,定然是一样的智慧与坚强,勇敢与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