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诗于歌 寄歌于情 让经典咏流传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18年07月30日 11:11 【字体: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渐渐成了“低头一族”,上至白头老人,下至几岁孩童,甚至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个周末,当我沉浸在手机里“抖音”的世界时,却偶然间被电视里某段悠扬入耳的旋律所吸引,直至让我毅然放下手机,抬头去欣赏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经典咏流传》的节目。

  这档由撒贝宁主持的文化音乐节目,通过经典传唱人用流行传唱经典,同时由鉴赏团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节目开始由演员王迅和一个四岁的孩子共同带来了一首《咏鹅》,这首我们大多数人的启蒙诗被插上了旋律的翅膀,以歌曲的形式变现出来,更多了几分时代感和活力,不知不觉我也跟着唱起来。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典传唱人谷建芬老师,如今已经82岁的她,用13年的时间创作了《新学堂歌曲》,这本由50首诗词组成的歌曲集目前已在北京市的中小学推广传唱。“古诗词是我们的祖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它像一粒种子滋润我们的心田,我们要读它,唱它,思索它。”谷建芬老师激动地说道。

  记得小时候,爸爸给我买了本厚厚的包装精美的《唐诗三百首》,出于对新书的热情,我会时常念诗给爸爸听,孩子的记忆力着实不可小视,一首诗念了几次,我便能流利的背出,仅仅就是背,因为对于诗词中的感情我几乎未曾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本厚厚的古诗集已经被我“冷落”在家中的一角,满是灰尘,而曾经我能随口背出的诗词早已归还给了古人,只留下了些许痕迹。然而,那些小时候唱过的脍炙人口的儿歌,却从未走远,一听到熟悉的旋律我便能跟着唱起来,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埋藏在了我的心房,时光荏苒,便会开花结果。可见,歌曲的力量往往胜过枯燥的文字。

  寄诗于歌,能让古代诗词化作一段悠扬的旋律不知不觉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落叶有声;寄歌于情,能让我们在歌曲中深入古代文人的笔下之情,听之歌曲,晓之历史。当今时代,当快餐文化和经典文化相遇,怎样增强经典文化的时代竞争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回归经典任重而道远,为了不让历史的溪流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唯有让经典咏流传。


寄诗于歌 寄歌于情 让经典咏流传

996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