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发现美的眼睛行走
当我看到家乡上了央视的千年古村寿州村,土砖黑瓦青石板旁用明晃晃的不锈钢将村前的那口老池塘围起来时,当我看到赣州的灶儿巷的古民居的墙上钉着一块五颜六色的大宣传画,上面赫然写着“打造美丽城市”的时候,当我站在客家最大的梯田上堡梯田上却怎么也无法将电线挡在镜头之外时,我总会“恶狠狠”地说:“中国的管理者真的应该加强美学修养!”
美学并不仅仅指这些能用眼睛看到的自然美和艺术美,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之于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锻炼思维或陶冶情操,美学是认知的皇冠。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的审美意识的深化程度。
中国的美学,从最初表现出来的巫文化到诸子时代的自然与心性、汉代的经学、唐代的禅学、宋明的理学、清的古典美学和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无不贯穿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与精气神。
中国的诗词歌赋、中国的古代建筑应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精髓之所在。细想一下,中国的诗词歌赋最盛行的时候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强盛的时候,而中国现有的古代建筑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定也属于当时最繁华的时期。当时的中国文明一直是在引领着世界。
美学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拥有的,它是需要你在自己的思想深处有一个审美意识的。它需要你先有一个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正如老师在PPT中的问题“怎样才是好看的”。美,虽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它是有一定的共性的,而且不同的领域也有它不同的基本原则。我们需要将眼界放宽,将胃口放大,将这些基本知识揉碎了吃透了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观。
当审美意识溶入我们的身体,那么我们的衣食住行,便都会有了一种美的习惯。
习惯每天对身边的人微笑,习惯每天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门,习惯每天都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习惯在车水马龙的街上找到自己最舒适的想象,习惯去发现单位的紫罗兰也开花了,习惯把工作的表格都做得完美无暇,习惯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都找到它最有代表的建筑,习惯每到一处乡野都拍到它最美的一个角落,习惯每一个PPT都专业极致,习惯每一次分享都精益求精……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的世界越来越美。
我们一定要带着发现美的眼睛行走,我们一定要带着创造美的能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