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夯基石 财政新篇谱华章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24年12月31日 15:05 【字体: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勇毅前行,新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湖湘儿女奋勇争先,勇立潮头,让三湘大地旧貌换新颜,用如椽巨笔绘写出气势恢弘磅礴的中部崛起史诗,让湖南以巨人之姿昂首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而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犹如巨人跳动的心脏,脉动于三湘大地,源源不断地为湖南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以稳健的脉搏,助力经济腾飞、民生改善、社会繁荣,推动着三湘大地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

润物无声,财政助力经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南财政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952年至2023年期间,湖南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4.07亿元增长到3360.51亿元,年均增长9.78%,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7.81亿元增长到50012.9亿元,年均增长10.97%,财政力量与经济增长同频共振,共创辉煌。

财政不仅是经济血脉,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湖南省通过“3+3+2”产业集群的建设,依托财政资金支持,长沙工程机械、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产业集群已跻身国家重要产业序列,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背后,是166亿元财政资金的鼎力支持,是政策的精准扶持,更是财政这颗“巨人心脏”的有力脉动。

财政不仅关注当前,还着眼于未来。在湖南,财政投入不断向科技创新倾斜,2023年全省科技支出达到279.65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188.23亿元,年均增速达17.42%。财政资金为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有力支持,引导社会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湖南省研发强度从1.5%提升至2.2%,走在全国前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财政正以稳健的步伐,托举起科技强国梦。

春风送暖,财政守护百姓安康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财政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温暖的关怀,是千万人民生活中的点滴温情。2013年至2023年期间,湖南省财政每年民生支出保持在70%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55元/月增长到131元/月,医保财政补助从280元/人增长至640元/人,城乡低保标准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08%和209%,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财政之手,托起三湘百姓的幸福安康。

湖南省的民生改善,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一个个温暖的民生项目上。以“芙蓉学校”为例,这是财政为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的温情解答。2017年,湖南省财政厅启动了教育扶贫项目,支持40个国家级贫困县新建或扩建中小学校,为成千上万的孩子铺设了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再穷不能穷教育”,财政的投入不仅缩短了贫困地区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点燃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与此同时,财政还积极推动“渔民上岸”行动,投入31亿元,帮助2.8万名渔民告别水上漂泊,走向安居乐业。民生项目的持续推进和优化,为困难群体撑起了生活的希望。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中,湖南财政更是快速反应,调动资金保障抗疫前线。疫情初期,省财政厅取消市级转拨环节,一次性将资金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仅用7天时间,就将首批中央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到县,全年支出进度居中部六省第1位。疫情期间,湖南省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96亿元,帮助万千企业渡过难关,确保了经济恢复与社会安定。

从社保扶贫到就业保障,湖南财政三十年如一日,化作一张广阔的“保障网”,不仅守护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也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湖南财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始终与人民同行,铺就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凝心铸魂,财政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湖南财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设立全国首批文旅基金,托起文化建设的“脊梁”,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和高位推动下,湖南文旅基金应运而生,总规模达30亿元,以股权投资的方式为文旅企业注入活力。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公共属性,还实现了滚动增值。十余年来,文旅基金已累计投资36个项目,金额达27.48亿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文旅基金犹如“强劲的引擎”,为文化企业注入动力,带动了华声在线、体坛传媒、快乐阳光等公司的混改。华凯创意成功IPO,快乐阳光通过重组上市,多个省内外文旅企业借助基金的力量步入资本市场。基金的支持不仅点燃了本土文旅企业的创新活力,还让湖南文化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光彩。

文旅基金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为近10万人带来了就业机会,浇灌了石牛寨、雪峰山等景区,助力当地旅游扶贫,成就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梦想。文旅基金的资金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湖南的青山绿水,滋养了文旅产业的蓬勃生长。

湖南财政这一“妙笔”,让三湘大地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携手共进、一路生花。文旅基金的成功,不仅是湖南财政在文化建设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全省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多措并举,财政呵护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南省各级财政部门正以这一理念为指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如同滴滴甘泉浸润着三湘大地,助力美丽湖南的蓝图化为现实。2017—2022年,省级财政累计下达中央及省级财政生态环保资金1241亿元,年均增长10.06%,将绿色资金不断注入各个项目之中。在财政收支矛盾重重的2022年,湖南省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土绿化、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竞争性评审中脱颖而出,成功争取中央资金27亿元,实现资环类试点申报“大满贯”,稳居全国首位,充分展示了财政部门的智慧与担当。

财政资金不仅仅是“源头活水”,更是在“精打细算”中见真章。湖南财政巧妙统筹“沉眠”的生态资金,将闲置资源重新盘活。省财政还创新性开发了“遥感影像统筹及卫星应用系统”,节省38.8亿元,将科技之光融入绿色发展。同时,湖南还成立了全国首支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以创新思路推动土壤修复,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色铠甲”。

七十五载征途如虹,湖南财政持续推动生态文明政策落地生根。从洞庭湖的治理,到湘江的保护,再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财政资金的支持遍布三湘四水,像一双无形的手,呵护着每一寸山水田园。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全方位保护与修复。此外,湖南省财政还建立起了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纵向补偿重点区域,还推动流域横向补偿。湖南与湖北、重庆、江西等地签订了跨省补偿协议,构建起了“成本共担、效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湖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正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绿色画卷。在这幅画卷中,财政资金是点睛之笔,是湘江河畔的星光,亦是洞庭湖边的微风,推动着湖南大地向着“绿水青山”的方向奋进,书写着“金山银山”的壮美篇章。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湖南财政始终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不断前行,如擎天巨柱,稳住经济大盘,如源头活水,滋养民生福祉,成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湘江不息,财力不竭。在新时代的奋进中,湖南财政必将为湖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能,助力三湘大地在发展新征程中再创新辉煌。


七十五载夯基石 财政新篇谱华章

335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