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湖南“十一五”末摸家底:还没到大把花钱的时候
(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刚刚闭幕,省政府即召开全会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各项工作。)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部署《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确保“十二五”精彩开局。)
红网长沙1月25日讯(记者 谢伦丁)过去一年,湖南实现财政收入1862.9亿元,但财政支出达2702.5亿元,二者相差将近840亿元。
“如果没有中央财政支持,我们保运转都难。”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直言,这便是湖南的家底。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1月25日上午闭幕,他旋即于下午组织召开湖南省政府全会,分解《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的任务,按市州和部门明确责任。
结构调整滞后于总量增长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湖南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有了大幅提高。
“但我们远远没有达到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地步,更没有达到大把花钱、不讲投入产出效益的地步。”徐守盛说,湖南必须对省情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再把握。
这为今天湖南省政府全会定下了基调:再摸家底。
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通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落实情况时,除了照例讲成绩,也坦承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各市州和部门进展不平衡,有的快有的慢,还有一些部门在推动重点工作时,“因多方面原因,致使一些重点项目没有按计划、按规划、按进度实施”。
通报2010年绩效评估和为民办实事情况的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肇雄更指出,湖南的经济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也需要进一步调整,跟经济总量增长相比,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比重相对偏低,个别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继续引进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能源环保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一些实事项目后续管理工作乏力,如农家书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等项目,因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使用率不高”。公路养护管理也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公路在暴雨侵袭后水毁相当严重。
吃透省情要目光向下
徐守盛认为,湖南各级要吃透省情,因地制宜,全力以赴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目光向下。
各项工作如何推进?出台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实际?群众当前所想、所急、所盼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能在办公室“踱方步”、不能摸脑袋。“只有走下去、沉下去,才能真正了解群众之所想、所急、所盼,才能找到工作的重点、难点、着力点,才能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
徐守盛说,要确保“十二五”精彩开局,就要抓好《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这是由人大会刚刚通过的,代表着人民的期盼,代表们表决赞同《报告》,并不是说我的报告做得好,而是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做到了位。”
在他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就是政府给老百姓的一个承诺,现在要看它的实施和兑现情况。
徐守盛要求,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要坚持阳光行政,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要严格考核。
他还强调,各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地公开事项,“至少让老百姓知道你是做什么事儿的。”
今天的全会上,还专门下发了《湖南省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就每一项工作明确了牵头部门以及相关负责单位。
全会由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主持,郭开朗、陈肇雄、唐之享、刘莲玉、甘霖、刘力伟、徐明华、韩永文、谭仲池,省长助理袁建尧,省政府秘书长盛茂林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