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立足新起点 再创新辉煌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16年12月27日 00:00
【字体: 大 中 小】
立足新起点 再创新辉煌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访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欧阳煌
“十二五”时期,湖南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综合开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三五”开启新征程,农业综合开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如何顺势而为、大有作为?日前,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欧阳煌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突出重点增效益 开发之路越走越宽
“十二五”时期,湖南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15年资金总量达到26.08亿元,是2010年的2.17倍;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07.41亿元,接近之前22年的投入总和;国家开发县数量达到99个。
“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投入、规模开发,把确保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欧阳煌表示,比如,在产业化经营方面,集中80%以上的产业化项目资金,重点扶持粮食、茶叶、油茶、蔬菜、水果、生猪、水产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成效明显。
据了解,五年来,湖南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财政资金73.3亿元,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593万亩;投入4.85亿元,实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41个;投入农业产业化财政资金16.17亿元,立项1670个项目,采取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89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7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投入财政资金11.46亿元,重点支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名优经济林、良种繁育和优势特色种养示范等农发部门项目建设,对加快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欧阳煌介绍,五年来,湖南省农发系统积极解放思想,在政策创新、服务大局上想办法、抓试点,重点抓了三项创新试点工作,即开展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引导金融资本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48亿元,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项目31个。目前,园区示范带动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记者了解到,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先期在13个省直管县市开展试点。作为落实改革试点任务的职能部门之一,农业综合开发承担建设任务160万亩,占全省任务量近46%。省农发办提出了“四统一”、“三不变”的工作思路,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实施主体不变、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模式不变,同时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也给予优先保障。相关市县农发办这项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湘乡市就统一由农发办牵头组织实施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规划、调度和管理,为充分发挥农发职能优势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此外,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也在湖南展开。此项改革旨在通过财政补助或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从金融机构贷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在转换财政投入方式上开辟新途径,在农业增效上挖掘新潜力。
转变观念调思路 以创新引领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的旗帜是在田间地头树起来的。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转思路、抓重点、攻难点、打造亮点,关键还要靠创新”,欧阳煌强调。
一要创新理念,做到围绕大局搞开发。目前各类支农项目繁多,不能再唱“独角戏”了,而是要多搭台、唱大戏,往“三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靠,跟着新一轮改革方向和主攻方向走,主动对接和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三农”工作重心。二要创新思路,做到因地制宜搞开发。具体讲,就是要实现“三个相结合”:“山下开发”与“山上开发”相结合,既要围绕“水、田”做文章,又要围绕效益搞开发,坚持“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蔬则蔬”,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相对接,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搭好平台;农业综合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选择和实施项目时,应尽力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争取让贫困户可以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三要创新机制,做到多方参与搞开发。以项目为平台,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力,以园区为载体,形成财政投入、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合力开发的格局,做大开发蛋糕。比如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在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建设潭溪椪柑优势特色产业园后,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农发搭台、多方参与、立体开发、精准实施的“潭溪模式”,通过创新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帮扶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园区建设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
服务大局推改革,以有为争取有位
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决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切入点,在13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县市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改革。同时,财政部又决定在湖南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也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今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也出台了实施意见。欧阳煌强调,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参与改革试点和资金整合的职能部门,首先要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合力,在政策实施的关键期和机遇期,主动谋划,加强衔接,积极作为,发挥农发的职能优势,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争取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了解到,在支持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方面,湖南省农发办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积极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对资金分配、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程序、权限、方式进行了调整,将项目立项、评审、审批、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权限全部下放至贫困县,并提出支持整合的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财政投入方式、支持方式、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也在同步推进,从2016年开始,湖南农业综合发所有产业化经营项目,全部实行“先建后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的基地建设项目、加工及流通项目等,根据不同内容按一定的比例给予补助,以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土地治理项目全面推行现场评审,并将评审权下放至市州农发办。
欧阳煌表示,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探索投入方式创新,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用有限的政府投入,为市场主体搭平台、解难题,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撬动更多的市场投入,放大提升资金使用效果,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记者了解到,湖南省农发办将继续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园建设,今后3年内,将支持建设30个左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 “产、加、销”全产业链进行规划和建设,以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由点状向带状、块状聚集发展,助推湖南农业产业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