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湖南金芙蓉基金:“耐心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三湘大地,“拨改投”的系统性变革向纵深推进,给出新时代政府投资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湖南答案”。
为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切实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2024年9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金芙蓉基金,推动形成集成化、规模化、体系化的基金矩阵,进一步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具有湖南标识度和影响力的基金品牌。
政策锚定
“拨改投”深化催生“1+5+N”基金矩阵
据湖南省财政厅金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金芙蓉基金是湖南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激活财政效能的主动作为,通过战略性投入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关键领域,助力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近日举办的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推介暨2025湖南天使投资大会上,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欧涛表示,经过一年发展,基金“1+5+N”体系已初步搭建。目前,湖南省政府已批复22只子基金设立计划,其中产业类18只、科创类2只、基础设施类2只,总目标规模达340亿元。
具体来看,“1+5+N”体系中的“1”指总基金,即金芙蓉基金;“5”指五大母基金,即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其他五类基金;“N”指围绕上述重点领域方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设立N只子基金。其中,产业引导和科创引导两支母基金已落地投资,基础设施和其他类两支母基金也在加紧设立。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超过三倍,带动社会资本的效果显著。
作为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母基金、科创引导母基金以及其他类母基金的管理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财信金控”)已设立的子基金目前已完成投资决策项目超过230个,决策金额约20亿元,其中不乏多家已申报IPO待上市的企业。
机制破局
政府“掌舵”与市场“划桨”的协同之道
从金芙蓉基金的运作机制来看,湖南省政府整体统筹省内各级财政与国企出资形成合力,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牵引作用,对基金的发展规划、产业投向、管理政策等进行宏观把握,不干预微观主体市场运作,较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有诸多创新。
湖南省财政厅金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与市场进行明确分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政府层面,做好出资和引导以及搭机制、创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工作;在市场层面,基金的运作交给专业投资机构,充分开展市场化运作。
财信金控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市场化方式选聘子基金管理机构,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实行专业化投资运作。“我们总体的考核是政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不是单一地追求经济指标,而是着眼于中长期规划,真正去做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在容错机制上,从单一项目的考核变成对整个基金的考核,这是非常大的创新和突破。”
深圳市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先后参与了金芙蓉基金旗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湖南子基金和马栏山文化科技子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为35.36亿元和20亿元。
“这两只基金,一只专注科技和智能制造,一只深耕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不仅契合湖南产业布局,也让我们有机会把更多的资本、经验带到湖南。”该负责人表示,“湖南在产业和政策层面具备独特优势,基金的撬动效应将进一步放大,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精准滴灌
为优质企业成长注入动能
在金芙蓉基金矩阵中,产业引导、科创引导等母基金肩负着助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任务。“通过基金投资,湖南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延链补链强链,为一批优质企业的成长注入动能。”欧涛表示。
目前,金芙蓉基金已投资一批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优质企业。例如,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湖南子基金已投企业中,超六成是专精特新企业,包括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长沙韶光芯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韶光芯材”)是国内领先的光掩模基板制造商之一。2024年8月,韶光芯材完成了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金芙蓉基金旗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湖南子基金领投,也是金芙蓉基金成立后投资的首个项目。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金芙蓉基金的支持下,已经完成的B+轮融资以及正在推进的后续融资,对韶光芯材发展至关重要,在关键设备引进、新增产能等方面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后续融资预计将继续与金芙蓉基金保持密切联动。“引入金芙蓉基金也代表了我们扎根湖南发展的决心,我们有信心作为龙头企业带动省内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这位负责人说。
除了产业引导和科技创新,金芙蓉基金还将围绕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多领域发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让更多优质项目在湖南落地、更多创新成果在湖南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