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财政助力“三农”结硕果
伴随着料峭春寒,走进湘西北门户石门,一派生机盎然、动人心弦的景致映入眼帘:一望无际的橘园郁郁葱葱,水泥道路四通八达;农田沟渠错落有致,茶园绿茗含苞待放,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村民广场,老人小孩在健身器村上怡然自乐,小伙子姑娘在阅览室、娱乐室学习休闲;农家小院,整洁有序,沼气池、鸡舍、牛羊圈结成循环生态链……好一幅新农村壮美画卷,这是该县“十一五”期间借用财政杠杆“四两拨千斤”助力“三农”施巧力的结果。
近年来,该县借助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找准定位,大力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壮大。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6.8亿元,是“十五”末期的2.27倍,年均增长25.39%。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反哺“三农”提供了财力支持,并取得成效明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跨越。五年间,该县财政共筹集道路建设资金14.5亿元,新建通乡通村公路2000公里,全部乡镇和80%行政村通了水泥路,乡村群众实现了安全出行、体面出行的美好愿望。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7亿元,7座中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新建沼气池1.3万口, 1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有力保障,这一批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产,让石门道路硬化了、庭院净化了、村庄美化了,乡村旧貌换上了新颜。
农业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这五年,该县财政跨部门整合涉农资金3.6亿元,扶持了24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支农资金效益日益显现:柑橘行业产销两旺,茶叶销量连创新高,动物养殖健康发展,农林牧渔产值稳步增长,“石门银峰”更是成为上海世博会国际茶文化节“唯一指定用茶”,并入选为“湖南十大茶叶品牌”。
农民实实在在受益获实惠。五年间,该县投入资金9.67亿元,完善了各种社保体系,城乡低保对象达到3.1万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0所,集中供养农村五保户2500人,实现了老有所养;投入资金6.5亿元,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新建和改造9 所乡镇卫生院、313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支持了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工作,实现了病有所医;致力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全免费,农村孩子读书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通过“一卡通” 每年兑现涉农补贴30项,发放资金1亿余元,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沐浴了“效益财政”的阳光雨露。
“十一五”期间,惠农的春风吹拂渫澧山乡,民生大改善,农业大发展,农村大变样,“三农”成为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