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财政支持打造“幸福社区”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1年12月01日 09:45 【字体:

  夕阳的余辉还未褪去,桃源县纺城路社区广场上已响起了舞曲声,点点华灯下,花卉盆景旁,人们舞着、走着、谈着、笑着……

  谁能想到,这个秀美的广场一年前还是个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荒坪?在原国有企业桃源纺织印染厂改制以后,厂区周围的环境卫生和社会秩序等管理曾一度出现“真空”。2009年2月,桃源县委把原桃纺改制后组建的纺城路、文星园、西苑三个社区作为社区工作试点,两年多来,顺利完成了改制企业人员的移交和与社区的融合,并加快了社区建设步伐。县财政先后投入800万元,对关系民生的路灯、小巷路面硬化、下水道、市场、危房、广场等20多个项目进行了新建和改造。今年又投入501万元,开展社区环境绿化、居民活动阵地等建设,大大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居民群众对社区的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桃源县将社区平台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县财政加大了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大投入保运转,建立了社区低限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将社区工作经费、事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社区工作经费按每年9万元的标准保障到位,并根据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实行专款专用。改制企业移交社区人员管理经费,按年人平50元的标准予以保障。鼓励和支持社区兴办实体,壮大集体经济,社区经营服务性收入、土地方面相应收入和“费随事转”经费全部留作社区工作经费。另一方面,他们完善平台抓建设,建立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力争用3年时间,对漳江镇、陬市镇22个社区的办公场所和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新建或改造,将社区建设纳入全县城镇建设统一规划,每年由财政统筹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

  2011年,县财政预算追加100万元,并从其他资金调剂100万元,启动了漳江镇洞庭宫、观音巷、漳江阁、义丰坊社区和陬市镇下街社区5个新建项目,以及漳江镇西苑、文星园、纺城路、黄花井社区和陬市镇李家洲社区5个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改造项目。此外,该县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就业与再就业劳动保障中心成立后,开辟了多个公益性岗位,社区实现再就业率达57%;医疗保健网点覆盖每个社区,社区居民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图书阅览室、党员电教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娱乐健身室、宣传橱窗、报刊发行点等活动阵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桃源财政支持打造“幸福社区”

997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