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三举措确保完成财政教育投入目标任务
落实财政教育投入任务,是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重要任务。为全面完成财政教育投入目标任务,常德市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落实:
1、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教育投入状况及督导评估工作,5月份专题听取了财政和教育部门汇报,就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7月23日在省财政厅刘克邦总会计师赴常德督导时做了专题汇报和实地考察;8月8日又专门了召开全市财政教育投入督导会,各区县市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汇报表态。
2、明确目标任务。根据中央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以及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中央核定的16%的任务,按照省财政厅制定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对省里核定的市县财政教育支出的具体目标任务进行了明确。各级政府作为为教育投入的责任主体,切实增强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各项政策,细化目标任务。
3、强化工作措施。一是加强经费筹集。提足相关教育经费,严格按照规定比例,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收益等相关费用征足、提足,并全部用于教育支出。同时,结合年度预算调整追加,对财政教育投入测算不够的,相应调增教育经费。二是调足支出科目。按照上级要求规范使用预算支出科目,将党校、老年大学、技工学校的各项支出;教育机构教职人员的离退休经费、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支出;其他部门用于教育培训的支出;预算安排的融资平台还本付息用于教育方面的资金等,全部调入教育类支出。三是强化沟通协作。实行教育和财政部门经费统计联合工作机制,纵向上加强与各自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联络,横向上对有关信息和情况互通有无。四是积极开展督导。市政府牵头组织财政、教育等部门开展财政教育投入状况专项督查,督促县市区切实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规范使用预算支出科目,准确反映财政支出特别是教育支出。对达不到目标任务的,在年底绩效评估时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