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四个三”推进公务卡改革
桃源县于2009年11月26日启动公务卡改革试点,到2011年,注册公务卡增至1103张,预算单位办理公务卡报销支付业务1090笔,结算金额331万元,占授权支付的比重为20.47%。特别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和差旅费的公务卡结算比率分别达到67%、48%和62%。今年前6个月,公务卡支付业务又出现环比增长23%的良好势头。该县的具体做法是:
一、“三个不变”消疑虑。在推行之初,公务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一些单位甚至主要领导存有疑虑。有的认为,使用公务卡会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或引起经济纠纷;有的认为,个人刷卡消费行为会脱离单位的财务监督,想刷就刷,想报就报,不好管理;还有的认为使用公务卡会泄露属于个人消费行为的隐私信息。针对上述种种模糊认识,该县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引导,通过印发文件资料、会议宣传、业务培训等不同形式,着重强调“三个不变”的观点,即推行公务卡后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变;推行公务卡后现行会计核算办法基本不变;公务卡与普通信用卡的基本属性不变,使用公务卡消费在单位财务负责人签批和财务人员审核支付前属于持卡人个人行为,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单位同意的公务卡消费完全属于个人与银行的借贷行为。从而打消了财务人员特别是单位财务负责人甚至是单位一把手的疑虑。
二、“三个优化”求规范。公务卡改革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技术性,在统一思想认识以后,还需要规范操作和有序推进。该县落实了“三个优化”:一是优化制度设计。该县出台了《桃源县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试点方案》、《桃源县县直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给单位财务主管人手印发一份《公务卡报销业务操作流程》,提供及时周到的上门业务指导。二是优化职责分工。明确了财政、人行、预算单位、发卡行的各自职责,要求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000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一般应使用公务卡结算。各单位应根据银行卡受理环境等情况,积极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实现公务支出的无现金支付和支付信息电子化管理。三是优化用卡环境。在县城主要大型商家增机扩容了15个POS机刷卡网点,改善了公务卡使用环境。
三、“三个挂勾”强推进。为增强工作的推进力,该县对公务卡改革实行三个挂勾:一是与绩效考核挂勾。县人民政府把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2011年的考核要求是公务卡结算支出占授权支付额的比例达到30%以上,今年则要求凡具备刷卡条件的,一律使用公务卡结算。二是与支付业务挂勾。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局通过严审直接支付业务,严控授权支付业务,对推行公务卡不力的单位采取暂停授权支付的措施,由预算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向财政局说明原因后恢复授权支付业务。三是与监督检查挂勾。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改革的情况将作为当年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
四、“三个力抓”促深化。尽管改革进展较为顺利,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用卡环境不优、以及用卡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今年,该县从三个方面加大改革的推进实施的力度:一是大力抓宣传培训。让单位人员深入了解公务卡使用的便利,从观念上接受并积极使用公务卡。抓好财会人员的公务卡结算业务培训,熟悉计算机操作和运用集中支付及公务卡结算相关软件。二是大力抓制度约束。该县已于今年4月3日出台了《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增强公务卡使用刚性,公务消费满足刷卡条件的必须采用公务卡结算,全面提高公务卡申领率与使用率。三是大力抓用卡环境改善。加强与各金融部门的协调,增加县内POS机网点,今年将在村级增设498台,城区新增30台以上,优化公务卡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公务卡结算改革健康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