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好
自2006年以来,我县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以此为主线,利用信息化支撑平台,将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改革、非税收入征管改革、财政投资评审改革进行科学组装和整合,使财政资金从收缴、预算分配到预算执行全过程实现了“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管理一套系统”,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持基础。
一、领导重视,推进迅速,改革实现全覆盖。
2006年10月,我县正式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改革得到了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县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挂帅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领导小组,各试点单位明确了分管领导,安排专人开展工作;县编委批复成立了桃源县国库集中支付局,内设支付审核股、核算股、工资中心三个股室,充实了12个业务骨干;县财政安排了210万元设备采购经费和工作经费,为预算单位统一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和财务软件。
改革启动阶段,我们“兵分三路”仅用1个月时间就搭建好了改革框架:第一路,银行和业务股室配合,全面清理银行账户,开设了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第二路,采购办和信息中心配合,及时进行设备采购,并在3天的时间里构筑了网络运行平台;第三路,原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将87家预算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全部移交原单位,会计核算权回归单位。一系列前期工作,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得这项改革得以迅速推行。到2007年9月的不足一年时间里,改革就实现了“全单位、全资金、全覆盖”。到目前为止,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已达到90家。
二、依托科技,结合县情,改革落地就生根。
我县及时启用省财政厅与省科技厅研发的《财科软件》,要求各单位必须使用《财科软件》,并将此内容纳入到县委对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很快,《财科软件》的推广使用如破竹之势,在各个预算单位全部安装调试完毕。通过该软件构建完成了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单位财务报表一体化系统,它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统一了财政国库预算内、外总会计账务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各预算单位名称、预算代码、会计科目,规范了财政总会计账及单位会计账的财务收支,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实用又便捷。
根据财政国库管理“有利于规范操作,有利于管理监督,有利于方便用款,有利于分步实施”的原则,我们结合县情,根据不同的支出类别,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集中支付运行模式。预算单位的工资、政府采购支出,通过财政部门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由财政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商品和劳务提供者;基本建设类资金、国债资金等由资金指标业务管理股室经济建设股负责初审;城镇低保等社保资金由社保股负责初审,并实行打卡发放。
三、阳光操作,动态监控,改革效益有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取消单位实有账户,减少资金在途运行环节,使财政预算资金从指标来源到资金去向都在“阳光下”运行,全部实现电脑程序化操作,增强支出的透明度,减少人为干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此,我们着力从两个方面体现集中支付改革的成效:一方面是加强集中支付审核把关。对预算单位的授权支付采取额度和下达次数限额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直接支付的比重。专门设置了集中支付在线审核岗,对收款人为个人的支付申请延伸到原始凭证的审核,做到“五看五查”,改革推行6年时间累计拒付、退回不合规支出1129笔,金额达3698余万元。另一方面是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依托高效的信息化平台,预算指标管理和财政资金审核拨付实现全程留痕,集中支付审核岗重点核对支出指标与支出内容是否相符,特别是加强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把关。我们还把业务端口向财政监督检查局开放,使每一笔财政资金都在监督部门的动态监管视野范围之内。
四、创新深化,不断拓展,改革展现好势头。
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我县及时启动公务卡结算改革。
作为全省第一批县级公务卡改革试点单位,我县公务卡业务于2009年12月6日正式上线运行。2010年,全县所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县直单位全部推行了公务卡结算制度,各单位公务卡开卡率达到了83%,开办率高达100%。也是在2010年,新的“财税库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系统在我县正式启用,国库部门通过系统可以即时了解县内各重点企业的电子缴税情况,为组织财政收入入库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推进公务卡改革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个三”的措施:一是“三个不变”消疑虑。我们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引导,通过印发文件资料、会议宣传、业务培训等不同形式,着重强调“三个不变”的观点,即推行公务卡后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变;推行公务卡后现行会计核算办法基本不变;公务卡与普通信用卡的基本属性不变从而打消了财务人员特别是单位财务负责人甚至是单位一把手的疑虑。二是“三个优化”求规范。优化制度设计。我们出台了《桃源县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试点方案》、《桃源县县直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办法》、《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公务卡报销业务操作流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优化职责分工。明确了财政、人行、预算单位、发卡行的各自职责,各单位根据银行卡受理环境等情况,积极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实现公务支出的无现金支付和支付信息电子化管理。优化用卡环境。在县城主要大型商家增机扩容了15个POS机刷卡网点,今年还将在村级增设498台,城区新增30台以上,改善公务卡使用环境。三是“三个挂勾”强推进。与绩效考核挂勾。县人民政府把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支付业务挂勾。对推行公务卡不力的单位采取暂停授权支付的措施。与监督检查挂勾。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改革的情况将作为当年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从而增强了工作的推进力。2011年,全县公务卡结算业务报销支出累计268.6万元,同比增长487%。今年上半年,全县公务卡支付业务实现环比增长23%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