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建树廉洁财政展示新形象
一、营造氛围,构建廉洁财政宣教格局
领导重视抓廉洁。局党组对廉政建设进行多次专题研究,召开了财政系统廉洁财政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局长谢永忠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局纪检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并抽调7名同志成立廉洁财政建设专门办公室。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将建设廉洁财政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股室和个人,加强工作督查,对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督促整改。并将廉洁财政作为一项年度中心工作,纳入股室(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调度体系。
搭建阵地造氛围。在一楼大厅的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建设廉洁财政的标语、方案和工作动态。在“桃源财政网”宣传报道建设廉洁财政信息,累计在市以上网站、报刊等媒体发表廉政文稿21条。特别是开办“廉政讲坛”,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上台讲廉政课,还邀请县委党校、县司法局、县检察院专家开展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共产党发展史、财经法制、预防职务犯罪等,造浓了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廉政文化拓内涵。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以“廉洁财政”为主题加强楼道文化建设,精选出一批经典的廉政格言警句和名家名篇,制作成精美的宣传挂图,在重要节日或重要时点不定期向干部职工编发廉洁财政短信,让广大财政干部置身于廉洁从政的环境中。
二、精细管理,织就廉洁财政制度体系
以精细管理为指导,以法制建设为中心,该局在以往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实现了用制度管事理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内部管理日臻完善。对机关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首问负责制度、挂牌上岗制度、股长值班制度、内部监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一整套规范化制度。特别是新增了述职述廉、内部监督、重大事项报告、收受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干部职工轮岗等廉洁财政建设制度。在制度执行方面,局纪检组和监察室坚持对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等方面进行经常督导,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点评,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资金监管成果显著。为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措施,严肃财经纪律,印发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管理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绩效评价、跟踪监督的原则。同时,与县监察局联合制定了《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方案》,对社保、扶贫、计生、水利、惠农等专项资金开展检查,对民政、社保和惠农资金进行县、乡、村三级公示,实行全程跟踪监管。
廉查廉述防控有力。组织开展了以“廉查廉述”为主要内容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按照查、评、控、述的工作思路,全局共排查出风险点122个,其中A级廉政风险点29个,B级廉政风险点40个,C级廉政风险点53个。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性制度31项,明确业务流程23个,形成了以岗位为点,以权力运行流程为线,以制度为面,以监督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的风险防控机制。
三、丰富载体,培优廉洁财政作风基础
为将廉洁财政建设科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该局不断丰富工作载体,提高廉洁财政建设实效。
预算公开,让公众看见廉政。作为全省唯一的预算公开试点县,该局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以预算公开文件、办法和制度,在桃源财政门户网站开辟了“财政预算公开专题”,县内各单位网站全部实现专题链接,并且通过显示屏、公开栏、查询平台等公开平台,将预算信息资料全部“晒”在公众面前,让人民群众清楚地获悉政府的收支情况,使预算公开对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优质服务,让群众感受廉政。精心梳理确定了9条优化服务项目,涉及精简国库业务流程、预算指标下达、非税收入征管、工资统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农补贴发放、规范内务管理等方面,每个项目都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细化了优化服务的具体措施和目标。同时为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预算单位中聘请了9名行风评议监督员,对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廉政建设的各项纪律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民主测评,监督意见直接向局长和局纪检监察室通报。开通了“局长信箱”,年内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来信来访154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优化服务举措得到了社会好评。
绩效管理,让群众认可廉政。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做到部门预算、基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同步细化;进一步扩大纳入集中支付的资金范围,指导预算单位利用公务卡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公务卡使用率;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不断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坚持“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严格财政投资专业审核。巩固财政“大监督”体系,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资金运行到哪里,监督制约就延伸到哪里,重点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治理等专项检查,保障了财政管理规范和财政资金安全,使整个财政干部队伍呈现风清气正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