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五举并进”助推油茶产业发展
桃源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林业用地42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其中油茶林62.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14.8%,拥有油茶林上万亩的乡镇16个,是湖南省重点油茶产区县之一。境内原有油茶林多为普通油茶,大部分树龄老化,整体处于低产林水平。2008年,桃源县列为首批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后,县委、县政府把油茶作为重点优势产业来培育,不断创新推进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和科技支撑力度,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快林地流转。充分尊重林农的自主权,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推广油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模式,大力支持社会能人和基层干部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开展联户种植、联合经营,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林地流转服务,四年来,全县共流转林地近2万亩用于油茶开发。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四年来,共整合县内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扶贫开发、中幼林抚育、造林补贴等项目资金4200多万元,支持全县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出台油茶产业补助政策,对纳入项目工程并验收合格的,新造油茶林每亩补助500元,低产油茶林改造每亩补助200元,油茶良种采穗圃建设每亩补助3000元。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和大户等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在政策、项目、资金、科研开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文源林业、趣禾、三盟等大中型林业开发公司相继落户该县,并正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油茶开发。
四是创新开发模式。县政府成立了油茶产业开发办公室和油茶产业协会,由有威望、有专业技能、有责任感的同志专门负责油茶产业发展工作,做到归口管理、综合协调、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开发模式。目前,已经形成“入股分成型”“合作开发型”“流转经营型”“林农自主型”“政府办点型”等五种开发模式,开发机制逐步向社会化、合作化、惠民化方向发展,真正发挥了示范带动功能。
五是夯实科技支撑。林业部门建立了由林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推广培训体系,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为广大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周到、快捷的技术服务。四年来,该县通过开展培训,大部分林农已基本掌握油茶育苗、造林、培管、加工等技术,为大规模进行油茶开发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全县已建立油茶采穗圃和育苗基地,掌握了油茶芽接关键技术和油茶造林技术,油茶造林全部采用优质良种壮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经过四年建设,全县已完成油茶新造示范基地3.47万亩,低改示范基地7.85万亩,其中新造2000亩以上的基地2处、1000亩以上的5处、500亩以上的4处;油茶低改2000亩以上的基地4处、1000亩以上的3处、500亩以上的3处。全县每年油茶籽常规产量8200吨,茶油产量2300吨,油茶产值达1.3亿元,油茶产业建设呈现出快速、大规模推进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