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财政支出彰显民生
2012年石门县全年财政支出达21.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1亿元。其中教育、医疗、社保和三农支出达到了13.5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61.9%,这充分体现了石门财政优先保障民生支出,着重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打好民生之基。2012年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了50725万元,其中发放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金和中职学生助学金4794万元,惠及学生12.2万人次;投入资金3867万元,启动校舍维修改造工程45项;投入资金1132万元,落实营养餐计划,惠及学生31294人;投入资金1170万元,积极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是满足民生之需。全县医疗卫生支出达2.58亿元,药品零差率等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农合参保率达到了98%,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到了75%,新农合病人乡镇住院除了200元起伏钱之外,辅助医药费实现全报销。拨付701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建设和卫生院的改造,改造卫生院10所、卫生室182个,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病有所医的格局基本建成。
三是当好民生之依。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支出达到4.18亿元,兑现了五大保险对象的政策待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月补助标准达到1416元,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乡低保的月补助标准分别达到243和101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的年补助标准达到3300元。新农保全面推进,全年为全县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6871万元,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投入住房保障6466.25万元,新建廉租房672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08户、林场棚户区改造195户,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弱势群体的住房需求。全年投入就业扶持资金3136万元,通过提供财政信息服务、强化劳动力培训、重点帮扶援助等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新增就业人口11206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和城镇“40”“50”就业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是夯实民生之本。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65公里,新建水渠34公里,新建农村环卫设施79处,新建农村堰塘水窖11250立方米,扩建加固小型蓄水工程13个。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的面貌。一事一议项目争取资金2015万元,完成项目399个,打通了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县本级财政投入资金2500万元,扶持了柑橘、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支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加快了优势特色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完善“一卡通”涉农补贴发放,发放涉农补贴39项,发放补贴资金1.67亿元,发放家电汽摩下乡补贴217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