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擂响2013年现代产业发展战鼓
2013年桃源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于2月22日至23日召开。会议提出,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的思路,加快构建具有桃源特色、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方面:力争完成园区基础建设综合投入1亿元以上;引进千万元项目15个以上,积极实施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培育工程,给予以奖代投、贷款贴息、项目倾斜等方面的扶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力争年内新增工业规模企业8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重点抓好漳江创业园二期、陬市工业园水电路网,以及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健全工业集中区运行管理机制,着力引进生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的好项目,力争工业集中区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家,实现集聚全县规模企业70%以上,工业税收90%以上。
农业方面:围绕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粮食生产战略地位,力争种植面积达到220万亩、总产达到18亿斤,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按照“规模化扩张、标准化生产、合作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实现农产品加工总值突破50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60%。坚持合作化经营,制定出台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积极培育农业流通主体,着力打造十大优势产业旗舰型合作社,力争年内新组建合作社15家以上,新增社员3000人以上。加快发展富硒产业,着力打造“中国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15家(其中联合社3家)、市级以上品牌称号15个、“三品一标”认证15个,力争成为全省特色县域经济县。
旅游三产方面:突出打造精品线路,完善旅游设施,积极融入“大湘西”、“环洞庭湖”和“大桃花源”旅游发展战略,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点建设,扩大市场容量,力争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工程,建立便捷、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努力扩大出口贸易规模,支持万福生科、金固力油墨、古洞春茶业等优质企业申办自营进出口权。要加快金融扩张,积极引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县信用联社股改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力争引进1家以上金融机构。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银行开发信贷新品种,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城乡群众创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巩固市级金融安全区创建成果,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