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建设文化强市首选民生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3年03月13日 15:47 【字体:

  津市自去年启动文化强市建设一年来,依托深厚的工业文明,独特的移民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和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按照“规划引领、保护优先、扩大推介、争资引项”的总体思路,工作推进十分顺利,特别是将“民生文化”建设放在首位,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1.强化了经费保障。设立文化事业建设引导资金、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文化志愿服务基金和文化艺术奖励等专项资金,为文化强市推进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或捐助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良性多元的群众性文化资金投入机制,不断拓展资金来源。

  2.健全了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分别对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红旗剧院、江南明珠、皇姑山、文家湾等城市文化活动广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居“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体育阵地进行了修规修编和改、扩、建,基本满足了全市群众对公共文化和体育的需求。目前城区江南明珠、皇姑山等4个文化活动广场改扩建全面启动;全市共7个乡镇全部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6个乡镇建成了综合文化站;85个行政村79个村建成了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还实现了“农家书屋”无缝覆盖等。

  3.加强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以“百团大赛”、“鼓王大赛”等为契机,对全市各民间文艺团体进行了登记造册分类统计,并通过以奖代投和传、帮、教、带、训等方式,加大了民间文艺队伍的指导和建设。目前,全市城区登记注册的大小文艺团体和协会有60个,民间演艺团体51个,每年有近万人常年参与腰鼓、军鼓、广场舞、太极拳、术级剑、木兰扇、龙狮队、铜管乐队、鼓艺等类别的文化活动。同时,为乡镇综合文化站分别配备了2-3名文化专干,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各配齐了1名专兼职管理人员,为文化队伍建设夯实了基础。

  4.广泛开展了文化惠民活动。依托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阵地,常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摄影、书画、征文、送戏下乡等群团性文艺创作和文化惠民活动。过去一年内共组织送戏送电影下乡、法治文艺进“五场”、鼓王大赛、百团大赛等活动500多场次,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丰盛的“营养大餐”。


津市市建设文化强市首选民生

997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