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建立四项长效机制打造标准化财政所
自2011年开展乡镇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以来,澧县建立四项长效机制,不断助推创建工作提质扩面,全县32个乡镇已有9个财政所荣获省级创建先进,有16个财政所通过了标准化财政所创建考核验收。
重投入、夯实创建基础。近三年来,乡镇财政所经费保障水平从2010年的乡平6万元提高到7万元,县本级安排的财政所建设资金从85万元增加到110万元,累计维修、改造乡镇财政所18个。2011年,还投入资金256万元,新建了32个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财政刚性的投入,使每个财政所都拥有了实用便捷的办公楼以及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明亮整洁的便民服务大厅。
重人才,提升队伍素质。从引进人才和鼓励岗位成长两方面加强人才管理。公开录用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21名充实到基层财政所,采取继续教育、业务培训、会计赛帐、技能比武、轮岗竞岗等多种形式,广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全县149名财政所工作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持有率达到100%,持有初级资格证人员比率提高到43%,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接近七成。
重培训,增强服务技能。从业务规范标准化、便民服务标准化、窗口建设标准化等方面锤炼服务人民群众的技能,除积极推荐人员参加省市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学历学识教育外,每年都科学地制订全县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计划,邀请县局业务骨干、党校教师、注册会计师授课,全面提升乡财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重奖获得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组织横向交流、外派干部学习等措施来促进干部职工学习,创建学习型财政队伍。
重管理,提升精细化水平。通过统一预算表格、编制口径、编报程序、预算执行,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提升乡镇财政预算标准化管理水平;通过扎实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等一系列改革,乡村两级财务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通过信息通达,公开公示和抽查巡查等一系列制度,乡镇资金监管全面加强;通过乡镇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激励约束等机制,依托乡镇财政网实行日常动态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