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三个严格控制”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成效显著
近一年来,常德市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按照中办、省办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馆所的规定要求,及时叫停澧县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大楼、澧县行政中心、澧县澧阳血防站、石门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西洞庭政务办公楼等一批拟建待建项目,果断终止临澧县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临澧县地税局办税服务大楼、石门县农业综合服务大楼等一批已通过审批但未动工建设的项目。对已审批立项在建的政府性楼堂馆所工程,进一步加大投资评审力度,严控基建规模和标准,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建立了“财政资产调剂库”,对市直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进行清理,2013年为市节能办、节能监测中心等单位调剂办公用房210平方米,为鼎城区蒿子港镇中学等24家单位调剂资产1024件,调剂价值约为261.25万元,节约了财政支出,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二、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各级编制人事部门严格管理机构编制,按照“只减不增”的要求,加强编制人员内部调剂;严格选人用人程序,设好门槛、建好机制;加强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改革和管理的新路子。临澧县加强“两类”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临雇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停发了252名“吃空饷”人员的工资津贴、养老保险等财政负担的待遇,对未真正到岗上班的44人和新增的在编不在岗的75名人员按相关规定作出了处理。安乡县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开展机构编制治理工作,治理范围为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治理的主要内容为“三超两乱”(即:超编制限额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超范围分设党政职务,随意按年龄划线调整配备干部,违反规定程序乱进人)。桃源县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控制较好,目前全县财政供养人员15478名,较去年15545名有所减少。汉寿县按照退多补少、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把进人关,今年共计为370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退休手续,考试录用工作人员284名,减少财政供养人员86人。
三、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压减行政支出的通知》,明确了行政支出管控目标,2013年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出国(境)及学习考察费分别比上年压减15%、10%和10%,交通费较去年零增长;明确了严格公务招待费管控调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严格同城公款相互吃请等十大支出管控举措。大幅压减考评奖励项目,今年考核评比项目从申报的329项减少到77项,物质奖励从申请的135个减少到25个,奖励金额同比减少近2000万元。2013年,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3.86%,其中公务招待费下降25.13%,因公出国(境)学习考察费下降34.91%,车辆运行费下降2.05%;同时会议费下降26.74%。2014年部门预算中,预算单位基本运转保障经费定额标准在2013年的基础上压减5%,公务招待费比上年预算压减15%,会议费、因公出国(境)及国内学习考察费比上年预算压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