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多元筹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津市市采取“向上争、本级投、社会引”筹资方式,共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0.36亿元,其中向上级争取资金4.8亿元、本级财政投入9600多万元、乡镇自筹资金4670万元、社会捐助2980万元、农民自筹3.83亿元,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1.“向上争”重点支持基础条件改善。充分借助中央、省、市对“三农”的利好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整合国土、农开、水务、农业、林业等方面涉农项目,全部对接美丽乡村建设,做到项目最大限度整合,达到“各炒一盘菜,共凑一桌席”的目的。近年来,通过各种方式整合资金,共完成了77个村的村庄整建规划;硬化通乡通村通组公路464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广播实现了村村响;解决了8.1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7.4万立方米,完成了旺森大型沼气池建设;新建农民文体休闲广场40个;农家书屋实现了村级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
2.“本级投”重点支持乡村环境整治。就是市、乡两级和市直部门挤出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分别由财政出资配置2台大型垃圾转运车、5台乡镇垃圾转运站压缩机和垃圾收集箱、人力垃圾清运板车;由乡镇出资购置户用垃圾桶、垃圾清运车,修建垃圾围、垃圾转运站。在公路沿线村居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清运处理模式;在其他村建设“一坑一池一桶”;在集镇、学校等人口集聚区建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实现了垃圾分类减量和垃圾不出户,使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
3.“社会引”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创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励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如近几年市、乡、村三级主干道植树补绿,全部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群众和业主参与承包创建,林业部门按规定为业主办理林木所有权证,减半征收苗木育林基金。据统计,近年共动员200多家企业、1500多名社会人士参与支持本市新农村建设,共收到捐款捐物折合资金2980万元;多家民营企业以吸纳就业、建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与村结成了对子,建设项目25个,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