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把握引领新常态 促进财政工作上台阶
2014年,常德财政正确把握、积极引领新常态,强化新常德新创业服务保障,财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收入增长进入了新常态。为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对组织收入的影响,市财政着重加强了分析调度,对部分区县市收入进行了调查督促,对本级部分非税项目进行了清理催收,协调税务部门力保目标任务,促进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基本保持在7-10%之间波动。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84.23亿元,增长9.21%;其中完成公共财政134.92亿元,增长10.11%。
二、财政投入探索了新机制。一是重点工作实行了重点奖补。为保障“三大战役”等重点投入,市财政多渠道整合资金、打捆投入,累计拨付“三改四化”建设资金21亿元,促进了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安排专项资金3.45亿元,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1115”工程、重点园区发展,促进了新型工业化进一步提速;安排资金10亿多元,推进完美社区、美丽乡村及教育卫生三年攻坚等,促进了城乡发展进一步统筹。二是专项资金实行了绩效管理。对17个重大专项资金实施了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2015年部门预算编制上,促进提高了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三是城建融资实行了政企分离。推动出台了市本级政府投融资公司体制改革方案,完成了相关配套工作,实现了城建投融资体制向“自主融资、自主建设、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主偿债”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转轨。
三、财政管理呈现了新气象。一是厉行节约深入推进。出台了公务接待、差旅费等一系列行政支出管理办法,厉行节约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在2013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2014年市本级“三公”经费又下降38.40%,控支节支效果进一步显现。二是投资评审日趋规范。推动出台了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市本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促进了投资评审规范化发展。全年市本级完成评审项目1057个,评审金额104.76亿元;审减金额17.15元,审减率16.37%。三是采购监管提速增效。全面推行了电子合同,受到采购各方欢迎。全年全市完成政府采购合同金额43.34亿元,同比增长11.97%;节约资金3.96亿元,节支率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