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持续深化财政改革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5年02月09日 13:40 【字体:

  2014年以来,津市市为了保障民生事业和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园区攻坚、民生升温、城市提质的总体部署,积极筹措资金。为此,津市财政部门大刀阔斧地推进了四项改革。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启动了全口径预算编制,建立了公共财政、政府基金、社保基金、政府债务、政府采购等“五位一体”的预算体系,基本上使所有政府性收支纳入了预算管理。强力推进预算公开,组织了60家一级预算单位将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和重大项目资金情况等全部上网公示,提高了预算透明度;实行30万元以上专项安排一律提请市领导审批,硬化了预算约束。

  二是推进园区财政体制改革。组建工业集中区财政分局,明确收支划分,给予财政扶持,实行3年内园区本级税收收入全部返还给园区,3年后确定基数按比例上缴增长部分;3年内借给园区1亿元资金并承担之前债务,助力园区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三是推进国资管理改革。成立了“国资办“,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明确城建投、工集投、自来水为市管国有企业,实行“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去行政化。创新国资经营管理,对闲置办公楼、腾空办公用房、改制企业遗留资产、廉租住房产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进行盘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收益;对单位“非转经”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效益;对广场、湖泊、道路、管网等资源充分归集,充实融资平台资产。

  四是推进绩效管理改革。组建“绩效管理股”,负责对全市重大民生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绩效管理股”联合各业务股室,共同拿出绩效评价方案、共同挑选绩效评价项目、共同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等,构建绩效管理整体联动格局,集中力量对水利、教育、社保、城建等11个重大民生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严格按照评价指标,深入实地走访,调查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效益是否优良、群众是否满意等,从而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同时,加强结果运用,对评价较好的项目,在编制下年预算时予以调增,对较差的项目予以调减,使“花钱问效、无效问责”成为使用财政资金的新常态。


津市持续深化财政改革

997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