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多赢
近几年来,澧县以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平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实时动态监控为重点,经过“试点、扩面、规范”三步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圆满成功。从2009年起,该县就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系统运行平稳、管理规范,实现了“收入直缴、支出直达”的改革目标,充分发挥了财政性资金的效益,改革近6年来成效显著,全县拒付、退付不合规财政资金近1.6亿元。
2006年6月,澧县成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局;8月,澧县20家单位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经过“宣传发动、业务培训、上门服务”等大量基础工作,到2008年底,全县168家县直预算单位、32个乡镇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澧县把每一个财政专户都虚拟成一个预算单位,专户归口管理部门作为支付终端,国库专户会计作为支付一审,严格按照预算单位模式纳入支付体系管理,真正做到“全单位纳入管理、全资金实施监控”,彻底取消资金实拨,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网打尽”初衷。
在改革推进中,澧县对所有预算单位的银行帐户进行了认真清理,取消了全县预算单位实拨账户,建立了由财政零余额账户、财政收入账户、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极少数需要专户核算的专项资金零余额账户等组成的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制定并出台了《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直接支付资金审核办法》、《会计核算办法》、《银行清算办法》、《授权支付与直接支付范围划分细则》、《财政直接支付退付、拒付管理办法》等17项规章制度。尤其是《直接支付资金审核办法》和《财政直接支付退付、拒付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了人员工资及津补贴、一般性支出、政府采购、专项资金及其它财政性资金等五类资金的支付行为,明确规定了严禁将财政资金打入预算单位个人账户和禁止将人员工资及津补贴项目使用授权支付,使全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通过建立多措并举的监督机制和加大内外稽核力度、严管结算资金、严格账户年检等工作,杜绝了财政资金体外循环。
在支付流程上,在全省统一流程的基础上,该县大胆创新,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对所有预算专项,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调整了软件程序,从系统中把政府采购由原来的二审提升到一审,将专项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采购系列并进行冻结,严格按程序审核认定后办理支付,杜绝了不走程序先采购的现象,有效防范了逃避政府采购行为的发生。2014年,该县财政共办理国库集中支付72861笔,累计支付资金82.2亿元,其中直接支付资金80.78亿元,直接支付比例高达98.3%;提高政府采购规模9400万元;审核后拒付、退付违规资金申请4500多万元,节约资金600多万元。
在资金安全上,实现“全单位、全资金”上线后,澧县把防范资金安全风险放在监管首位,始终强调“无限不信任”的无缝监督,不断加强资金流向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开拓性地采取了财银对账内外联动、资金调度短信提醒、票证管理连续编号、代理银行行长签字的对账单专人定时专送等四项举措,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
在优化服务上,该县财政支付大厅积极履行“服务对象零距离、资金拨付零障碍、准确及时零反复、务实高效零投诉”的承诺。他们不仅设立了全天候的国库集中支付窗口,而且创造性地建立了支付凭证传递模式,收款人只需将支付凭证交到支付窗口,由代理银行每天2次定时、定点、定人传递支付票据并确保资金24小时到账,免除了收款人往返银行排队取款的拥挤之苦,受到了全体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