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财政深化预算改革见成效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5年12月07日 11:09 【字体:

  今年来,常德市财政部门积极贯彻上级有关精神,扎实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加大项目精简、整合力度。根据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情况,规范预算项目设置,集中反映部门主要职责,聚焦中央、省、市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原则上同类科目的项目资金予以归并,控制和减少项目资金数量,集中财力办大事。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时,取消部门所有项目支出基数,逐项审核部门申报的项目支出,一切以预算年度的工作任务和实际需求为依据,着重审核项目支出的政策性和必要性、支出额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施的确定性和绩效性,清理与收支增幅或GDP挂钩的支出安排政策,实行“以事定钱”、“钱随事走”。充分发挥项目库在预算编制中的基础性作用,部门所有项目都纳入项目库管理。同时加强项目审核,入库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立项依据、明确的实施期限、合理的预算需求和绩效目标等。

  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今年,对市级93个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施了预算绩效管理,评价资金额度9.89亿元,其中80个项目实行自评并纳入绩效目标管理,13个重点评价项目实行跟踪整改,评价面、评价额度均大幅提升。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使用不规范或挪用等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相应调减资金安排甚至取消预算,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的项目,根据财力状况和项目资金需求等,予以保持或者加强;扩大中介机构第三方绩效评价项目数量,试点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以公开促规范。2016年将在继续开展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选取部分单位试点,对部门包括基本支出在内的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三是推进预决算公开。今年市级全部220家预算单位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涉密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的专项资金由60项扩大到70项,公开内容包括预算细化情况表、资金管理办法、申报流程等相关资料;对办公性行政经费及“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严格审核,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控,实施预警止付、约谈通报、公务卡结算等管控措施,对于超额度、超范围开支的,一律退回相关部门或单位重新办理,确保办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去年已经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的115家一级预算单位,按照要求公开了2014年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及60项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同时还将预决算公开工作纳入了对区县(市)财政工作考核范围,“三公”经费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常德财政深化预算改革见成效

997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