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坚持转型发展 建设五个常德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6年10月08日 00:00 【字体:

    近日,常德市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会议明确了今年五年的工作任务,即围绕“一个中心”的发展定位、“三个迈进”的发展目标,在具体工作中突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五个常德”,奋力夺取新常德新创业更加辉煌的成就。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努力建设智慧常德。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大力推动常德发展智慧增长。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一批重点创新项目。加快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区县(市)创建省级科技园区。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今后五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的教育理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优先发展,高等教育重点发展,幼儿、成人、老年、特殊、社区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2018年建成全省第一批教育强市。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积极培育教育品牌,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光网城市”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体系。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优化智慧服务系统,促进数字防控、智能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等应用系统整合升级,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公交等领域信息应用水平,让老百姓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健康常德。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把握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园区攻坚大会战,着力建设发展产业园区,不断提高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工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战场,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湖南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的“双提升”。到2021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00户,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700亿元。加强园区建设,建成德山千亿园区,力争建成津澧国家级经开区,推动西洞庭生物科技园等工业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加强产业引导,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命科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烟草、食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芙蓉王现代新城、高端新材料工业园、智慧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生命科学与健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格局由“单核支撑”向“多极发展”转变。加强企业培育,继续实施“1115”工程,推动常德烟厂、中联重科、创元铝业、金健米业、溢多利、常德烟机、金鹏印务、恒安纸业等骨干企业健康发展,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形成中小微企业大有作为、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生动局面。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跳出农字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推进农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产能,加快发展生猪、水产、蔬菜、柑橘、茶叶、油茶等优势产业,让更多的人吃常德米、食洞庭鱼、品武陵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工程,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服务公司,提高农业农民开拓市场、抵抗风险的能力。继续抓好农业现代化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商贸业,建好白马湖、阳明湖商务商贸中心,支持各县城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加快发展物流业,积极发展乡村物流,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加快发展金融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激励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保险、证券、担保、小贷等各类金融机构规范有序发展,推动产业和金融良性互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创意设计、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态和经营模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城镇带动大会战,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实现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跨越。突出抓好“双百”城市建设。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准确把握常德城市的经济属性、自然属性、人文属性,按照真、善、美的要求,努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绿色滨水城市、桃花源里的城市。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按照“沿江发展、滨湖生活”的空间布局,把握“内提外拓、统筹发展”的建设原则,抓好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沅江隧道、北部新城、江南新城、德山新城、丹洲生态城等一批重点项目,构建形成“一江两岸”“一体三极”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活水、净水、蓄水、排水、亲水“五大工程”,打造技术示范基地和国际论坛“两大品牌”。深入推进“三改四化”,突出抓好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数字化水平,彰显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一改四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统筹抓好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引领、改革促融的思路,积极构建津澧、桃源两个副中心,扎实开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一批标志性融城工程。围绕解决县城规划不优、品质不高、实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优化完善发展规划,全面加强建设管理,加快推进县城的城市化,大力支持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入实施“两西”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西湖西洞庭转型发展,努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常德卫星城。坚持把小城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巩固乡镇区划调整成果,继续实施扩权强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全面抓好完美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能力建设、体系重构、治理创新、回归自治的要求,巩固市城区“3+N”完美社区建设成果,加大各县城和小城镇完美社区建设力度,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真正实现“我的社区我的家,我的社区我作主”。按照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标准,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庭院,创新社会治理,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具有乡土味道、田园乡愁的美好家园。着力抓好水利建设。推进除险加固、灌溉配套、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完善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加强一线大堤和城市防洪建设,不断提高防洪抗灾和农业灌溉能力。 

  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设文化名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大建设”活动,促进城乡群众共建共享文明成果。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丰富、更高品位、更有营养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常德。绿色是发展最美丽的底色。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牢牢守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使沅澧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重要河流、湖泊保护,全面清除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降低面源污染,加强移动污染源治理,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物源头控制,逐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突出抓好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监督,严密防控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用法治保护好常德的“绿水青山”。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让人民群众既能享受“一城春色半城湖”的美丽景象,又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加强水系疏浚,实施沅澧河湖连通工程,构建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的河湖生态水网体系。整治“两水四岸”生态环境,构建沿河沿湖生态坡岸体系。加强造林绿化,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城乡披上青翠的“绿装”。加强湿地保护,重点抓好西洞庭湖、珊泊湖、毛里湖、书院洲、柳叶湖等湿地的恢复治理,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 

  促进集约节约发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抓好城镇低效用地、闲置土地的回收和再开发,提高产业园区资源的共享共享和循环利用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引导合理消费,推动形成勤俭节约、节能环保、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培育壮大美丽经济。发挥常德好山好水好风光的优势,努力把美丽变成财富、变成增长动力、变成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继续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打响“世外桃源”旅游品牌,塑造“亲亲常德”旅游形象,打造提升柳叶湖浪漫之旅、桃花源灵魂之旅、壶瓶山生态之旅、城头山历史之旅,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红色旅游新热点。把握大众旅游新趋势,提高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益,深化文化旅游区域协作,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点上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跨越。继续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十大精品工程,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名城一体化发展。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努力建设现代常德。开放是走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里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环洞庭湖经济带的亮丽明珠,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开放发展高地。 

  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坚持交通先行,积极推进交通跨越大会战,以迈进高铁时代为标志,加快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通高铁动脉,建成黔张常高铁,开工建设长益常、宜石常高铁,启动常岳九铁路建设,全面融入国家骨干铁路网。完善公路网络,建成益常高速复线、安慈高速、宜张高速、“四纵三横”沅澧干线及沅澧绿道,实现县域高速公路全覆盖、一级公路全连通,实施5000公里农村公路窄路加宽连通工程,修好养好管好老百姓门前的路。拓展水运通道,完成沅澧航道、淞虎航道系列整治工程,加快重点港口码头建设,复兴常德大航道、大水运的优势。优化立体交通,完善航空航线布局,规划沅澧轨道交通路网,构建智能交通体系,以现代交通打开对外开放的通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力争今后五年引进内外资总额达到4500亿元。重点瞄准央企及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着力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注重围绕产业抓招商,借助商会抓招商,依托乡情抓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强化园区主体责任,推动形成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完成中央、省委确定的改革任务,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司法体制、国有企业、供销社等重点改革,不断提高改革精准化、精细化水平。积极探索推进一批与发展紧密相连、与群众切身相关的改革任务。强化对改革工作的跟踪问效,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改革进度不迟缓,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多得实惠。 

  打造开放合作高地。着力对接开放战略,主动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打造开放平台,加强开放口岸建设,建成常德保税物流中心。着力优化开放环境,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推动各种发展源泉充分涌流。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建设幸福常德。共享是发展最温暖的主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把人民幸福深深镌刻在新常德新创业宏伟事业的里程碑上。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目标,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大会战。按照“两个全覆盖”“五个精准到户”和办好新一轮“六件实事”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实行挂图作战,认真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在脱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突出强化领导责任和工作队责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构建形成各方面踊跃参与的精准扶贫新常态。突出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支撤不走的“工作队”。突出唤醒群众的主体自觉,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彻底脱贫。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城镇医保、农村医保、职工医保“三保合一”,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药物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疗卫生布局,做大做强一批优质医院,建成城乡基层“15分钟医疗服务圈”,构建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全民健康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人口优生促进计划,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扶。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就业引导,鼓励以创业带就业,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认真落实各类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基本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统筹社会救助资源,认真抓好残疾人员、特困人员、受灾人员、大病人员等特殊群体救助,构建救助主体多元化、救助工作制度化、救助行为规范化的大救助格局。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依法惩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监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急救援“三大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行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施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织牢食品药品安全网,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建设智慧健康美丽现代幸福常德,是推动沅澧腾飞的发展之路,是造福常德人民的希望之路。我们一定要坚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强力推进“五个常德”建设,让新常德新创业的宏伟事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绽放新的时代魅力。 


常德:坚持转型发展 建设五个常德

997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