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财政多措并举助推工业经济发展
工业立市是津市的主导战略,近年来,津市市财政局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发展工业经济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是强保障。全面落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资金500万元奖励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技改研发、品牌创新等,营造了全市发展工业经济的浓厚氛围;全力保障招商引资以及“走出去、引进来”各项会展的工作经费;积极兑现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低效闲置盘活、工业十条、招商引资等文件优惠政策,如今年仅低效盘活就返回资金40多万元。
二是争奖补。一方面,指导企业争取上级奖补资金,全年累计2000多万元,如制造强省重点产业溢多利200万元、重大产品创新科益新130万元、商贸流通三湘和达400万元、科技创新新中意100万元等;另一方面,帮助园区争取基建类资金3000多万元,如园区基建贷款贴息1000万元,标准化厂房800万元等。
三是撬杠杆。入股津鑫投1000万元,重点解决园区企业过桥贷的问题;安排500万元设立助保贷,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安排200万元入股科技银行,解决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引进省农信担保公司,解决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四是抓扶持。突出两个方面加强扶持,一方面,补充园区收入来源,今年累计返还园区税收收入3500多万元,保障园区有财力办事;另一方面,做实嘉山实业平台,通过注入资产和资金,推动嘉山实业盘活资产资源,开展园区开发投资活动。今年重点推动了嘉山实业开展对溢多利股权投资和设立生物产业发展基金两项工作。
五是促减负。今年以来,中央、省为振兴实体经济接连减负政策,为落实政策,一方面,联动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征管系统,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市降税约2500万元左右。如增值税税率调整(约1300万元)、所得税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约300万元)、留抵税款一次性退还(约400万元)、小微企业免征下调及资源税、个税等(约500万元);另一方面,结合2016年、2017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停免征政策,组织开展非税稽查,2018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相比2015年减负水平保持在900万元左右,确保了惠企政策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