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出“实”招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0年11月30日 10:05 【字体:

  今年以来,澧县财政局以提高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采取多项举措,做到产业扶贫出实招,脱贫攻坚收实效。
  一是建章立制促规范。出台澧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扶贫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项目实施细则、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细则、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报账制实施细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八条禁止性规定、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等七个规范性制度和文件。
  二是精心遴选审资格。精选产业发展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示范引领作用强、企业征信好,绿色生态发展、辐射带动面广、群众认可度高的新型产业经营主体承担项目实施任务。重点审核新型经营主体是否为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特别是产业发展规模及财务资产状况;是否涉黑涉恶及食品安全等。
  三是精准项目保重点。在坚持“政策不变、管理权限不变、资金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前提下,按“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方式,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紧紧围绕阳光玫瑰葡萄、优质稻、桔柚、虾蟹、生态果蔬、家畜家禽良种养殖等六大特色优势扶贫产业,致力打造以“湖南农康葡萄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脱贫致富路上领头雁。
  四是创新举措强扶持。积极协调县商业银行,采取企业信用、财产担保等形式,为从事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贷款;支持省农信担为“三农”扶贫产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小额信贷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吸引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军扶贫特色产业。
  五是平台监督做支撑。以“财政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平台和“互联网+监督”平台为支撑,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下达、支付及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执行等情况进行逐环节全流程监控,实现扶贫资金运行过程可记录、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溯、绩效可跟踪,打通扶贫资金监管“最后一公里”。
  六是过程控制到细节。县财政紧密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指导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账做账,做到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规定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相关政策和标准;严禁擅自改变重点产业扶贫资金使用计划、方式;坚决不能伪造、变造有关账簿、表册、凭证等。
  七是社会管控达地段。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是否与主管部门、与贫困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和帮扶协议,是否建立了与贫困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受益贫困户的利益是否得到了有效保障;利益联接机制实施“县-镇-村-组”四级公告公示制,在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地段建立永久公示牌等。
  八是属地监管全流程。镇、村两级发挥就地就近监管优势,按岗履职、相互制约,形成项目实施最大合力。在项目实施村组召开群众会或屋场会,公开推荐产生2至3名勇于较真、素质较高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义务监督员,对项目进行全领域、全流程监督。
  九是部门联动控风险。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立足职责定位,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县财政、审计及县纪监委等部门配合搞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产业扶贫项目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
十是结果应用定绩效。主管部门对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年初编制项目绩效目标,年中项目实施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评估,项目完成后组织绩效自评;县财政、扶贫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自评结果进行抽查,对重点扶贫项目进行现场绩效评价,确保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澧县: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出“实”招

1397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