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财政这一年:行稳而致远 深耕待秋来
2020年,疫情与汛情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澧县财政坚持底线思维,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全力稳增长、争资金、促发展、保“三保”、防风险,实现了年度财政工作的圆满收官。
稳字当头,财政收支平稳增长。财政部门始终把收入组织作为全年工作核心,充分履行协调、参谋职责,加大收入调度的频度、精度和力度。在冲刺全年财税目标的关键月份,实行收入任务“一天一调度”、重点税源“一笔一督导”,特别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契税奖励政策,有力扭转了收入下滑趋势。据收入快报,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地方本级税收入库8.79亿元,同比增长7.24%,非税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6.7%,非税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29.85%,比上年下降0.09个百分点,控制在30%以内。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58亿元,同口径增长7.9%。
发展为要,财税扶持成效显著。敏锐把握国家一系列超常规的疫情救助和经济解困政策,极大缓解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抗疫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压力。第一时间出台税费减免、贷款担保、专项补贴等抗疫扶持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减免各类税费1.18亿元,为22家企业申报用电增量奖励62.3万元,为467户个人及中小微企业的1.16亿元贷款兑现贴息498万元。与湖南农担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加大信贷担保支持,为8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亿元。通过“助保贷”平台为4家小微企业企业贷款2300万元,财鑫担保公司累计为全县6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3.33亿元。
实字托底,三保支出保障有力。制定了“一稳二压三控”的支出应急预案,千方百计弥补收支缺口,保障了工资足额发放、政权机关正常运转、基本民生支出需要。疫情期间,预算紧急安排抗疫专项资金2100万元,调度支出超过4500万元。村级、社区运转经费分别增长到28.8万元、27.3万元,镇街公务费平均提高到160万元。干部待遇方面,个人年终绩效奖励标准人均提高1000元,财政分类保障标准提高到75%,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人均提高15%。三大攻坚战保障有力,预算安排的偿债资金增加到5.2亿元,通过“六个一批”缓释风险,置换信贷资金9.75亿元,通过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关注类债务转换经营性债务7.78亿元,直接偿还隐性债务0.89亿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县本级安排资金5600万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收官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49户45287人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预算安排1.23亿元,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清四乱、羊湖口码头关闭、生态公益造林、禁渔退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污染防治工作。
细上着力,财政管理规范有效。坚持问题导向,澧县财政把整改的过程与管理的要求紧密结合,既规范预算程序,又形成有效财力,还降低了财政运行风险。加大存量资金清理,加快支出进度,按规定统筹收回各类沉淀资金2.37亿元,规范0.6亿元部门非税超收安排程序,累计进入下年度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资金达到3.3亿元,其中可用财力1.5亿元。打通盘活四本预算,确保财政收支年度平衡,从财政专户调入一次性非税收入2.28亿元,砂石经营净收益0.6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亿元。通过一般债券安排教育、民政公益性项目,置换财力0.33亿元。清收消化国库对外借款0.68亿元,进一步提高了财政库款安全性。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全面上线,全县入驻单位204家。运用政府采购助力消费扶贫,全县通过“扶贫832平台”采购农副产品3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