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出台20条“硬核”举措 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
为切实加强财政管理,着力解决当前财政收支管理领域的“跑冒滴漏”问题,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增强财政运行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近日,常德市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财政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的二十条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收入组织、支出政策、重点项目、绩效管理等四个方面制定了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的20条“硬核”举措。
一、严把收入组织关。一是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加快推进财税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实时、畅通的涉税涉费信息共享机制。三是调整完善市级联合办案罚没财物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全市涉案财物管理集中平台试点工作。四是对已出让的工业及非营利性项目用地的实际土地用途进行专项清理。
二、严把支出政策关。一是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严格按照市与省管县市、市与区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安排项目资金。二是完善以项目库为源头的预算管理机制和预算跨年度安排机制。三是全面盘活存量“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四是建立支出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已出台的各项支出政策、优惠措施定期开展评估和问效。五是调整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把税收贡献作为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和安排企业扶持资金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依据。六是全面清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使用情况。七是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八是用好用活财政化债资金,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市场化化债,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三、严把重点项目关。一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立项联合审批机制,对未列入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内的项目和未落实资金来源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二是严格实行财政预决算评审制度,严肃追究造成资金浪费和损失的项目相关责任人责任。三是加强项目变更管理,对未按程序报批实施的项目不予评审,探索按项目预算评审包干等项目结算方式,减少和杜绝项目变更。
四、严把绩效管理关。一是强化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同步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将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三是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四是强化审计监督,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全覆盖。五是加强重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开展预算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监督与评价,确保财政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