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四举措保夏粮丰收
今年来,澧县财政认真落实耕地地力、稻谷目标差价及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等补贴政策,配套出台系列奖补措施鼓励农户栽种早稻,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到29.5万亩,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预计总产达到11万吨以上,2021年夏粮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单产稳步提高,夏粮喜获丰收。
办点示范,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县财政支持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19个镇街大力打造县、镇(街)、村三级示范样板。在城头山镇打造1万亩连片、在涔南镇等4个镇打造5000亩连片的县级双季稻优质高产高效示范样板;在11个粮食主产镇(街),党工委书记和镇长、分管农业负责人举办1000亩连片的镇级双季稻优质高产高效示范样板,其余镇(街)举办3个500亩连片的镇级双季稻优质高产高效示范样板;每个主产粮村举办300亩以上连片的村级双季稻高产示范样板。据统计,全县办点示范总面积达到13.41万亩以上;科技示范户达到189户,总面积4327亩。
集中育秧,夯实早稻生产根基。一是推进4家育秧工厂扩容提质,提升集中育秧组织生产能力。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新建标准化育秧大棚3072平方米,新增播种线3条,育秧能力提升到3万亩以上;澧县益民绿色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扩建4096平方米育秧大棚,育秧能力提升到1.5万亩以上。二是新建育秧工厂。全县新建澧县富盛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家育秧工厂,共新增播种线8条,新建育秧大棚9608平方米。目前,全县10家育秧组织集中育秧总面积达10万亩以上,其中机械抛秧面积1万亩以上;5个县级示范点专业化组织早稻集中育秧,落实率均达到100%。
治理抛荒,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年初配合农业农村部门,组织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进村入户,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个讲清楚”,落实到千家万户。动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粮农民合作社、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合理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在平湖区大力发展水稻、山丘区大力改种玉米等旱杂粮,确保粮食生产总面积同比不减少。认真组织开展耕地抛荒调查摸底,建立工作台账,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抛荒存量面积必须进行复耕复种。据统计,全县复耕面积达4292亩,复种面积4120亩,复种率96%。
增加投入,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整合资金230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另据统计,各镇(街)、村投入早稻生产的各项资金达1000万元以上,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达4300万元以上。相关资金主要用于县、镇(街)、村三级办点示范、新技术推广(化肥减量施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集中育秧、育秧工厂建设补贴等,其中县级万亩示范片早稻补贴40万元、晚稻补贴20万元,5000亩示范片早稻补贴20万元、晚稻补贴10万元;早稻集中育秧每亩大田补贴120元、村级联合及大户育秧每亩补贴80元,晚稻集中育秧每亩大田补贴150元、村级联合及大户育秧补贴100元;对6家新建及4家扩容提质育秧工厂共落实补贴资金2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