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财政助春耕 施足“底肥”保丰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汉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县财政局积极落实粮食安全要求,着力夯实粮食丰收“资金保障”,确保春耕备耕不因资金而耽误。
以务实的工作思路谋划。坚持做到“三个及早”,即及早安排部署、及早落实责任、及早春耕生产。县财政多渠道统筹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粮食生产,重点支持办点示范、绿色高质高效、耕地轮作、耕地抛荒治理、双季稻区一季稻“插花”治理、粮食监测点奖补等,同时对五号大道和六号大道沿线种植双季稻给予适当补助。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早稻集中育秧推广补贴,同时支持采取办点示范辐射带动、田间授课传动、政策奖励驱动和整合项目联动等举措压单扩双,从大上水利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广实用技术等多方面着力推进。今年建成6处共5万平方米育秧大棚,春耕投入11.5万台(套)新型农机,落实早稻生产面积59.82万亩,早稻集中育秧45.4万亩,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15万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60万吨。
以超常的工作方式推动。强力开展示范片建设。投入500万元推进县乡村三级办点示范,建成5个县级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32个1500亩以上的乡级粮食生产示范片、500多个500亩以上的村级粮食生产示范片。示范片建设实行五有标准,即有领导挂帅、有技术人员驻点、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统一标示牌。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引领,推动粮食生产责任进一步压实。依靠新型主体带动,依靠社会服务驱动,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大户”的经营模式,推行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新模式,让散户轻松种粮,壮大生产能力。制定粮食生产奖罚办法,采取以奖代投的办法落实奖励办法,奖励今年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和种粮大户。
以过硬的工作举措落实。为确保实现稳政策、增面积、增产量“一稳两增”的目标要求,足额投入资金,扎实做到三个“全面”。一是全面杜绝耕地抛荒、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坚决遏制耕地违法行为,切实纠正基本农田种植草皮、花卉苗木、开挖鱼池等行为。二是全面推行集中育秧。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育秧主体,大力推进农机作业,推行集中育秧,提升早稻育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全面推广机械作业。补齐机抛机插、机械烘干、机械植保等弱项短板,确保机抛(插)机械化率提高4%,水稻综合机械化率提升1%以上,确保机械育插(抛)秧占专业化集中育秧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