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财政“三聚焦”推动全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常德财政积极统筹财政资源,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推动常德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加大“三农”投入,创新优化金融供给。近年来,常德财政在逐步加大“三农”发展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三农”领域金融供给。2020年,市财政联合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通知》,从落实分险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支农”力度,推出了银政担贷、惠农冷链贷、微农贷等系列农业融资担保产品。截至今年11月底,常德财鑫担保累计发放支农担保贷款1125笔20亿元。大力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总规模达5亿元,农业险品种发展到19个,共承保各类农业保险品种6800多万亩(头),实现产粮大县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建立灾后快速精准理赔机制,2019年非洲猪瘟全市能繁母猪农业保险赔付率达100%,2020年水稻寒露风全市水稻赔付率达80%,今年的旱灾理赔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有力促进全市农业产业稳健发展。同时,常德财政大力支持湖南农担常德分公司发展,落实市、县两级政府30%的风险分担责任,截至11月底,湖南农担常德分公司累计为全市3259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总额为30.69亿元的贷款增信支持,有效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是聚焦农业特色产业,支持打响常德农业品牌。近年来,常德财政把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投入重点持续发力。市财政每年安排近2500万元,重点扶持“常德香米”“常德红茶”“常德茶油”“常德蔬菜”“常德甲鱼”五大农业品牌,支持开展常德优质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等,“常德香米”“常德红茶”“常德甲鱼”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9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建设,支持供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2年来共培育“圳品”认证产品3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57家。目前,石门柑橘、汉寿甲鱼、澧县葡萄均成为“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聚焦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扶持企业发展壮大。近3年常德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780万元,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称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每年评选的十大优秀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服务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抢抓政策机遇,近3年累计为金健米业、大湖股份、湘佳牧业等5家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技改扩规、设备升级、标杆企业等省、市奖补资金6700多万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出台《常德市推进企业上市奖励办法》,对企业上市给予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奖励等,2020年兑现湘佳牧业企业上市奖励100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98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7家;拥有金健米业、大湖股份、湘佳牧业等3家主板上市农业企业,精为天、桃花源农业等2家新三板挂牌农业企业,以及惠生农科等26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农业企业。